□ 宝山人大供稿
“昱·花园”改造,将小区空置草坪改建成青少年科普花园基地;发动党员群众加入网格员队伍,通过共建共享“兜”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宝山区月浦镇沈巷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昱翠·家苑议事会”为特色载体,为人大代表参与社区治理积累了经验、贡献了智慧。作为该联络站的负责人,宝山区九届人大代表、月浦镇昱翠家苑党支部书记支晓敏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5年出生的支晓敏,是个土生土长的宝山姑娘,2007年,大学毕业的她选择扎根宝山,走上为基层服务的道路。
支晓敏服务的昱翠家苑于2014年底建成,是个商品房电梯多层小区。“刚来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小区有个让人头疼的‘积水’问题。由于小区房屋地势较低,每逢梅雨、台风季节,小区附近绿化带排不出去的水,便会倒灌进小区,让小区居民苦不堪言。”支晓敏坦言,为了这个问题,自己找物业、开发商开了不少会,动了不少脑筋,但都没找到能根治的办法。这件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22年,也就是支晓敏成功当选为一名人大代表后,参加的一次人大组织的防汛调研。
会上,支晓敏将昱翠家苑的“要紧事”抛向了防汛有关部门,获得了重视。经过有关部门的多次实地勘查后发现,小区积水的主要原因为现有排水管道容量不足。
为尽快解决这件小区居民的烦心事,2023年,在月浦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昱翠家苑党总支得到共建单位支持,针对小区沿马路积水最严重的居民楼正式启动了小区改造项目。大家一起通过召开议事会、组织居民代表、“三驾马车”现场勘查等方式,征询居民意见,深入了解积水问题的具体情况和居民的需求,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即:通过抬高排水井减少落差、拓宽排水管道的方式,提高排水能力。同时,在小区安装4个高效排水泵,实现在下雨天快速抽排积水的效果。
变化看得见、幸福摸得着的,还有月浦镇马泾桥新村的居民,这是支晓敏集众代表之力,一起解决百姓“要紧事”的另一个故事。马泾桥新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小区年代久远,房屋及公共设施老旧,存在老年人多、外来人员多、病困对象多的“三多”特点。支晓敏在当选人大代表,并对接联系马泾桥社区后,常常将相关的人大代表邀请到一起,通过召开会议、实地走访、举办活动的方式,邀请大家一起为马泾桥新村的居民解难题、谋福利。
2024年1月,支晓敏与其他人大代表在马泾桥日照中心收集联系意见时了解到,日照中心的老人时常为后门缺少一个方便出行的坡道而苦恼。
经过多次实地勘察、适老化图纸修改以及快速施工,扶手步道最终于2024年3月15日安装完成,大大方便了老人们下雨天进出日照中心,减少了老人因雨天路滑导致摔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