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2025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上海入境游火爆,怎么接住“泼天流量”?

专题审议会上,市人大代表们热议“民生”与“发展”

陈颖婷/王葳然

本文字数:1185

  □  记者  陈颖婷

  见习记者  王葳然

  “一条11号线,开通了15年,五大新城居民的公共交通选择是否可以再丰富一些?”

  “入境游火爆,上海‘韩量’激增的背后,如何挖掘文旅的潜能,高质量地接住流量?”

  昨天下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专题审议会,市人大代表们围绕“民生”与“发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条地铁通了15年,换乘站却仍“虚位以待”?

  “五大新城”是上海“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五个新城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将五大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五大新城的建设,给我们带来了更优质的医院和学校,便利了新城居民的生活,但是也有一个不便。”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现代化”专题审议会上,市人大代表陈俊杰提出了他的问题和治理建议。

  “现在只有一条地铁11号线通往嘉定,但这条地铁已经开通运营15年了,在嘉定区内一个换乘站都没有。”陈俊杰代表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中发现,11号线的拥挤程度位列上海地铁全网第五位。“现在南翔等区域计划建一批大型社区,但由于没有轨交覆盖,给居民出行带来许多不便。”

  陈俊杰代表希望,五大新城通往市中心的公共出行选择能够进一步丰富。“在中心城区完成轨道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的基础上,接下来能否优先为五大新城赋能,特别是在大型居民区周围,在站点设置和线路划分上是不是能够给予一定支持。”陈俊杰代表建议道。

  入境游火爆,代表建议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和“增量”

  在“聚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深化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专题审议会上,市人大代表周卫红抢先发言,她表示,尽管入境游火爆,但上海文旅在满足入境游客个性化、国际化和多元化需求上还有所欠缺。

  “2024年境外来沪游客已经突破了600万人次,博物馆、纪念馆、演出场所当中外国观众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周卫红说,随着入境游火爆,文旅市场凸显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未能全面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入境游客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需求。“2024年,如此繁荣的文化市场背后,我们星级酒店的平均出租率仍然不到七成,平均的房价也没有大的提升,没有更有效地带动宾馆住宿业和商业消费的繁荣。”

  周卫红表示,很多入境游旅客对市中心的文化设施和地标很感兴趣,包括红色纪念地。“上海目前有60多处红色纪念地,但由于外语服务能力上的不足,很难让外国游客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上海红色文化。”

  “希望红色纪念地能够提升外语服务水平,也可以让经过培训和考核的外语导游进入到内部进行讲解,提升游客体验度。”周卫红说。

  此外,周卫红指出,上海举办的重要国际演出在融入入境旅游产品设计和推广上的积极性还不够。“比如,在2024年,有一场俄罗斯的演出,我们只能通过个人在APP上下单,就导致好几个团队没有办法坐在一起,都很分散。”因此,周卫红建议,可以推出门票组合产品。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25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A03上海入境游火爆,怎么接住“泼天流量”? 陈颖婷/王葳然2025-01-17 2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