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沈媛 通讯员 汪百顺
本报讯 春节前夕,在金山区人民检察院“金港湾”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的检察官帮助下,17岁的小林踏上了返乡团圆之旅。
小林自幼在湖南老家读书,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小林在初中毕业后,就踏入了社会谋生。去年4月,小林的同乡向其介绍了一份电商平台客服的工作,他满怀期待地来到了上海,却发现所谓的“工作”是制作、买卖假章。虽然他意识到刻制假章可能涉及违法犯罪,但面对每个月不菲的工资收入,小林决定铤而走险。
去年10月,公安机关在查处一起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印章案中,发现小林有作案的嫌疑,遂将其传唤到案。坐在审讯室里,小林后悔不已,如实交代了事情经过,案件随后移送至金山区检察院。
考虑到小林在校期间无违法犯罪记录且犯罪情节轻微,到案后自愿认罪认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金山区检察院依法对小林作出从宽处理。为了帮助小林将来顺利回归社会,金山区检察院还为他量身定制观护帮教方案。
小林在全市率先建立的“新农人”乡村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接受矫治教育的同时还学习了符合社会用工需求的就业技能。“最近,老师教了我有关农产品种植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观察记录生长过程,还有自动化的加工工艺……”。
在观护帮教的考察期间,金山区检察官会经常看望小林,了解小林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经过几个月的观护帮教考察,小林的各项表现有了明显提升。
春节前夕,检察官来到了观护帮教基地,告知小林,根据法律规定,他可以回家过年。
临行前,小林激动地向检察官表达了感激:“检察官姐姐,真得非常谢谢你!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我明白了,一定要通过自己双手获得报酬。我也学到了新的技能,未来我一定会好好工作,踏踏实实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