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潘颖
本报讯 手机丢失后刚补办好手机卡,竟接到了外卖员配送完成的提示电话,究竟是谁在用自己的账号点单?失主根据这“从天而降”的订单顺藤摸瓜,偷窃手机的盗贼很快浮出水面……
去年8月某日凌晨,小夏想起自己此前停在路边的轿车需要挪走,便骑电瓶车出门,将电瓶车停放在某超市门口后,小夏赶忙开着自己的轿车去找车位。等停好车后才想起来自己的手机还放在电瓶车车兜里没有拿,没想到再回到电瓶车旁时,手机已不翼而飞。
次日中午,为了不影响正常生活,小夏至营业厅补办了手机卡。没想到,卡插进备用手机里没多久,小夏就接到了外卖员的电话,表示外卖已送达,请小夏及时取餐。
自己连手机号都刚补好,哪里有功夫点外卖呢?疑惑的小夏赶紧登录外卖平台查看,发现外卖员所言非虚,并且除了正在进行的这一单外卖之外,在手机丢失的这段时间里还有多笔“凭空”出现的消费记录。
因为小夏在外卖平台上开通了免密支付,只要登录他的账号,就可以“无障碍”订购,而能登录账号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偷手机的罪魁祸首。想到这里,小夏便到外卖收货地址处蹲守,发现有可疑人员来取外卖后迅速报警。
经公安机关调查,来取外卖的男子是帮工友唐某前来取餐的,而唐某正是盗窃小夏手机的人。
案发当晚,唐某在外闲逛,趁无人注意偷走了小夏放在电瓶车车兜里的手机后快速逃离现场。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唐某发现没有办法解锁小夏的手机,就将SIM卡拔出插进了自己的手机里,后将小夏的手机藏了起来准备之后卖掉。之后,唐某在自己的手机上登录了小夏的外卖平台账号,利用免密支付成功下单多次,直至失主小夏顺着线索报警后将其抓捕。而这也不是唐某第一次作案,去年7月时,唐某曾趁另一名被害人因醉酒倒在路边意识不清时,偷走其身边的手机一部后销赃得款50元。
经审查,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手机,经鉴定,小夏的手机价值3000余元,另一部涉案手机因灭失未能估价。唐某曾有盗窃前科,系累犯,具有社会危险性。去年11月26日,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唐某提起公诉。近日,松江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唐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