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5年来他诈骗多名女子共84万余元

男子以恋爱为名骗财骗色 被判有期徒刑13年

王韵怡/王葳然

本文字数:983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王韵怡

  男子朱某第一次锒铛入狱,是因为套用假名,以恋爱为名骗财骗色;出狱后,他走上“老路”,5年内对多名女性实施情感诈骗……2024年10月底,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诈骗案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朱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20万元。

  2019年,朱某刑满释放后,在一工厂打工,一段时间后觉得工资太低,便又“故技重施”。他通过聊天软件和陌生女网友聊天,在取得对方好感和信任后,编造各种理由向她们索要钱财。

  第一个受骗者是陈小姐,当时朱某谎称找工作要塞钱托人,陆续向陈小姐借了5万余元,实际是用于还债和开销。成功骗到钱后,朱某又用相同手法接近其他女性。第二位受骗者孙女士比朱某年长11岁,由于日常感到孤独烦闷,朱某针对孙女士这一情感需求屡次“卖惨”博取同情。孙女士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对朱某以打牌输钱、与债主调解、做生意要钱等理由提出的借钱需求都满足了。事后警方联系孙女士时,她恍然道:“我也隐约觉得有问题,感觉他把我当提款机,但当时也是一时糊涂,没有深究。”

  每对一名新的女性“下手”后,朱某就会用刚骗到的钱还一部分给之前骗过的受害人,剩余的用于个人开销。直到2023年,朱某开销太大,骗来的钱财已无法支撑。此时,最后一名被害人汪女士正与朱某处于“热恋”。汪女士在丈夫去世后一直单身,在聊天软件上认识朱某后,朱某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两人便确立了恋爱关系。

  行骗已久的朱某在知道汪女士的丈夫四年前是因脑瘤去世后,便谎称自己因“头痛无法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缺钱做手术”。汪女士对朱某格外同情,在之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朱某虚构还债、做手术等理由陆续向汪女士“借款”19万元。后来汪女士发现朱某“借”的很多钱都没还,但又在继续以各种理由向她索要钱财,便报了警。

  朱某到案后交代,一开始他会试探性地向被害人借小额钱财,对于比较大方的女网友,他会进一步拉近关系,开展追求模式并在线下见面。虽然名义上是向这些女性“借钱”,但实际上朱某就是将这些钱用于还债和自己的日常消费。在汪女士报警前,朱某一直以这样欺骗异性钱财的方式生活着。至案发,朱某诈骗上述被害人钱款共计84万余元。

  宝山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朱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近日,宝山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如上判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 A065年来他诈骗多名女子共84万余元 王韵怡/王葳然2025-02-12 2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