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平安

打造更安全的“智慧安全交通网”

本市出台《推进本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王葳然/陈颖婷

本文字数:1002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交通委获悉,市交通委于近日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公安局等四部门,共同印发《推进本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和韧性化建设,构建更安全的城市交通网络,为市民打造“可预测、可信任”的出行环境。

  记者获悉,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已经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基础、轮渡为特色、出租汽车为补充、共享出行为拓展的多层次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

  《指导意见》指出,经过5年努力,本市基本建成结构更加合理、网络更加融合、服务更加人本、运行更加高效、安全更具韧性的公共交通“一张网”,为市民提供选择多元、时间可控、全龄友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记者了解到,依据城市空间功能与轨道交通网络布局不同,上海主城区和新城将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主城区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目标是使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常住人口覆盖率达到58%。新城内部则以干线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新城与主城区间,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公交快线为辅的交通体系。

  此外,上海还将促进公共交通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在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以及城市更新中,推进公共交通与生活圈、商业圈、产业圈等功能用地紧密结合,实现交通改善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

  同时,记者在《指导意见》中看到,在轨道交通运营方面,上海将推动市域铁路从单线运营向多线网络化运营转变,实现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在安检、票制、标识等方面高效衔接,推动安检互信、“一码通行”;在地面公交方面,将构建多样化运营体系,推进服务向“基本服务+响应式服务”转型,探索大站快车、定班线、区间线、主辅线等灵活多样的运营组织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定制公交业务。

  为优化出行体验,上海将打造全龄友好出行环境,完善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交通枢纽等无障碍设施,确保无障碍公交车比例不低于70%。同时,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提升交通枢纽、站点品质,并融入人文元素,推出更多人文特色的车型、站点、线路和服务。

  此外,上海还将不断拓展出行服务平台功能,涵盖绿色出行线路规划、多元化票制场景、出行预约等,并向长三角区域推广,延伸至“衣食住娱”领域,实现“一票通”“一码通”“可预测”“可预约”。同时,推动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信息服务双向互显,基本实现公交电子站牌全覆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5打造更安全的“智慧安全交通网” 王葳然/陈颖婷2025-03-11 2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