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投诉调查

同仁堂陷产品真伪与贴牌乱象

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的贴牌操作成投诉重灾区

本文字数:823

  在小红书平台上,一条关于同仁堂的帖子引发了长达九个月的持续讨论,累计评论超2000条,收藏量突破800次。消费者围绕产品真伪、贴牌乱象及分支企业差异展开激烈争论,折射出对这家350年老字号品牌的信任危机。从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的“挂羊头卖狗肉”,到北京同仁堂商标遭恶意模仿,再到被监管部门重罚的贴牌企业,同仁堂金字招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保健品有限公司的贴牌操作,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有消费者发现,购买的“南京同仁堂”前列腺贴实际标注着“南京同仁堂绿金家园”标识,而另一款人参鹿鞭膏包装上竟隐藏着“富利堂”字样。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企业,虽然南京同仁堂药业最初仅持股3%,却长期以总经销商身份销售贴牌产品。其产品多由不知名厂商代工,却在宣传中刻意突出“南京同仁堂”字样,字体设计与正品高度相似。

  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揭示了问题严重性。2023年4月,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罚款100万元。尽管该企业2022年10月宣布停止相关业务,但电商平台上仍存在大量标注“绿金家园”“六和乾坤”等后缀的同仁堂产品,部分店铺月销量超过3万件。企查查数据显示,该公司2023年、2024年连续因失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股东结构经调整后,南京同仁堂药业已彻底退出。

  记者了解到,有老年消费者误将绿金家园产品当作药品购买,却发现毫无药效;更多年轻人则在社交平台分享鉴别经验,提醒注意“乐家老铺”正品商标与侵权产品的细微差别。南京同仁堂官网防伪页面明确警示,正品必须同时具备商号与商标双标识,但市场乱象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北京同仁堂同样深陷仿冒漩涡。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某消费者在“北京同仁传统滋补经营部”购买的商品,外包装无保健品标识却宣称疗效,商家辩解称属于“定制款原材料加工”。调查发现,电商平台存在大量名称近似的店铺,如“北京同仁经营部”“同仁堂直营总店”等,通过模糊表述暗示与正品的关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投诉调查 B08同仁堂陷产品真伪与贴牌乱象 2025-03-25 2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