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法治先锋”巡回宣讲团来到“红烛精神”发源地

红烛映初心 法治铸忠诚

陈颖婷

本文字数:714

  □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申城多少平安夜,天湖几代守夜人。”在安徽宣城的土地上,上海白茅岭监狱与军天湖监狱静静矗立,这里是上海监狱系统“红烛精神”的重要发源地。6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监狱民警远离繁华都市,扎根山区,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默默守护着社会的安宁,践行着法治的使命。日前上海司法行政“法治先锋”巡回宣讲团的到来,为这片山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宣讲团一行7人,在为监狱民警作专题宣讲后,与基层民警围坐在一起,开展了一场“红烛映初心,法治铸忠诚”主题座谈会。

  军天湖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陆建荣介绍了“红烛精神”的起源和发展。1988年,舞蹈《红烛颂》的诞生,成为“红烛精神”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多年来散落在基层一线的奉献故事,凝聚成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符号,从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成为上海监狱系统广大民警的价值追求。

  从早期的艰苦创业,到如今的现代化监狱管理,“红烛精神”始终熠熠生辉。程志平31岁殉职于押解途中,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徐国庆40年如一日坚守安检岗位,练就“火眼金睛”,见证了监狱安检从竹制警戒线到电子围栏的时代变迁。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无数像程志平、徐国庆这样的民警,他们远离家乡,扎根山区,默默奉献。他们的故事,共同编织起了“红烛精神”的信仰之网,成为上海监狱系统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军天湖监狱还成立“六尺巷”工作室,因地制宜创新“六步调解法”调解矛盾,有效化解了服刑人员之间的纠纷,维护了监狱的和谐稳定。他们创建“法润天湖”品牌,从顶层制度设计展开,构建制度库,厚植法治文化,让70余名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民警和8名公职律师有了用武之地,为创建法治监狱示范单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红烛映初心 法治铸忠诚 陈颖婷2025-04-01 2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