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爸爸,我们好想你啊,终于看到了你的样子……”看到徐汇公安警史馆内的屏幕上时年26岁的父亲身着1949年时的米黄色公安制服,举手庄严敬礼,露出自信又阳光的微笑。女儿王秀梅和王秀春激动地热泪盈眶。也是在这一刻,这位曾是上海公安博物馆英烈墙上唯一没有肖像的烈士——王友德终于有了一张清楚的脸庞。
日前,上海公安烈士王友德的亲属一行4人专程从山东来到徐汇公安分局警史馆缅怀亲人,同时向徐汇公安送上一面写有“数字丹青复英貌 初心考据证丰碑”的锦旗。
1923年4月,王友德出生于山东曲阜县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11月王友德报名参军,后被选调至华东警官学校(现为山东警察学院)。1949年5月随军南下,参加接管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徐家汇分局,被安排在塘子泾派出所(现徐家汇派出所)工作。
上海解放初期,盗匪活动猖獗,地痞流氓横行。1949年8月18日晚,王友德与同事徐国祥一同往辖区虹桥路市民村巡逻。因无路灯照明,深夜视线很差,王友德和徐国祥经过第一弄时,发现有两名男子迎面而来。徐国祥见两人形迹可疑,就喝令其止步,并上前问其住址。两人答称住在村内十九保。为了验明其真假,王友德和徐国祥随两人去家中查询。但当转入第二弄时,其中一人忽然乘机奔逃,徐国祥拔枪紧追时,忽闻背后一声枪响,转身返回时,发现王友德已经倒卧在血泊中,头部中弹、鲜血直流。最终王友德因其伤势过重,于第二天凌晨5点牺牲。枪杀王友德的凶犯徐世万于当年12月3日被依法执行枪决。
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编印的《上海公安英烈》小册子里,记载有上海解放以后徐汇分局唯一一名烈士——王友德。但遗憾的是,对他的事迹只有寥寥数语的文字概述,没有任何照片配图。
2023年,适逢徐汇分局筹建警史馆时,依旧没能找到王友德烈士生前照片或肖像。于是,筹建组便找到曾为端木宏峪、肖玉泉等数位公安英烈设计过纪念碑、纪念像的画家周贝贝,想让他为烈士画一幅画像。由于当年王友德入伍后与家人聚少离多,他牺牲时女儿王秀梅年仅4岁、女儿王秀春1岁,所以75年来对父亲样貌的记忆十分模糊。唯一可以参照的就是在山东走访时,烈士家属曾反映,别人都说大女儿王秀梅和父亲长得比较像。至此,周贝贝从初次勾勒到形成定稿用了整整两周时间。
最终,一幅迟到了75年的烈士肖像画诞生了,王友德烈士从仅有一个名字和简短介绍,变成了一位有具体肖像、有详细事迹、可观可感的热血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