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随着大众对健康生活理念的日渐推崇,瑜伽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健身的热门选择。但因选择项目不当、教练指导不到位或学员保护措施缺失等原因,瑜伽运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学员受伤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当健身瑜伽变成“伤身”瑜伽,赔偿责任谁来担?近日,静安寺街道一普拉提健身馆的学员在练习时骨折受伤,经自行沟通无果后,报警至派出所处理。静安寺街道及时启动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及时化解了该纠纷。
学员微信群讨说法,索赔近万元
小金为静安区一家普拉提健身馆的学员。一天,小金练习普拉提平衡时,突然身体失衡摔倒在地,导致骨折。训练受伤之后,小金情绪难自控,曾多次去普拉提健身馆哭诉,并在学员微信群讨要说法,要求退还普拉提健身馆的会费以及人身损害赔偿费近万余元。
健身馆则认为,骨折并非练习当场发生,健身馆并无责任,而且该学员在微信群等社交媒体发布的不当言论对健身馆的经营造成了不良影响。双方各执一词,矛盾存在激化态势。
三小时调解,补偿金额达成一致
静安寺街道及时启动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司法所法治建设“前台”,派出所治安稳控“堡垒”,以及律师事务所“专科专家”作用。派出所根据案件难易情况及时安排民警处置,司法所在受理矛盾纠纷后第一时间与派出所展开研判。同时,司法所协调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提前介入,为双方提供法律帮助,释明法律风险,多措并举确保矛盾纠纷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在纠纷调解的过程中,人民调解员、民警、律师,分别听取了双方意见,密切配合,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调解经验,采取了多轮“背对背”的调解方式,深入了解双方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预期。从法理角度、情理角度、公平角度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劝解双方当事人。
历经三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在各方努力下促成互相谅解,就补偿金额达成一致。该学员也删除了在微信群等社交媒体的不当言论,一场因练习普拉提引发的矛盾就此得到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