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站正式入驻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将知识产权保护触角延伸至最前端。当天,黄浦区检察院还发布《深化进口示范区涉外知识产权检察服务保障的八条举措》,助力进口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商贸门户”。
黄浦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而位于黄浦的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上海“进口浓度”最高的地方,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域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进口示范区。
随着高能级市场主体加速度集聚,国际贸易往来指数级倍增,相关法律风险和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而来。2023年至今,黄浦区检察院深耕示范区法治服务建设,先后打造“新天地楼宇法治论坛”、创建“H源点护企工作站”,让法治服务直通企业门口,持续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检察动能。
通过在进口示范区入驻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黄浦区检察院将更加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更高效的法律监督、更贴心的企业服务、更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面落实市区两级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的战略部署,黄浦区检察院立足黄浦区位特点与进口示范区需求,以“法治副园长实质化运行”为驱动,以“涉外知产检察工作站”为枢纽,制定了《深化进口示范区涉外知识产权检察服务保障的八条举措》,助力进口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商贸门户”。
《八条举措》明确,平等保护示范区内各类主体权益,落实知识产权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切实维护权利人诉讼权益。依法严格规范办理示范区内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严厉打击链条化、产业化知识产权犯罪。创新引领示范区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实践,深化与多部门协作,强化线索移送、业务融合、信息共享及案件研判工作。探索匹配示范区需求的多元化救济机制,为示范区内企业提供“集成式+全覆盖”检察服务。
此次活动中,黄浦区检察院还推出了一份便捷、可视的线上“检察服务导航图”。通过线上阅读导航图,企业可以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救济策略,还能全方面获取知产安全的信息。据悉,黄浦区检察院将持续完善丰富这份导航图的内容,并同步嵌入淮海“兴业荟商”外商伙伴服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