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重庆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滨江社区有多人聚集于李家沱码头,向长江倾倒矿泉水。视频画面显示,十几箱矿泉水被放置在路边,多人拧开瓶盖将矿泉水倒入长江,随后将空瓶随意丢弃,现场空瓶散落一地。不少网友反映,近年来“放生潮”不断,此前网络上曾多次曝出集中性放生行为,种类五花八门,令人匪夷所思。
社区工作人员:视频属实
记者从网传的视频上看到,有多人聚集于李家沱码头向长江中“放生矿泉水”,他们将矿泉水瓶拧开后即向江中泼洒矿泉水,空瓶即随手丢弃在地上,现场空瓶堆积如山,且视频中还有成箱矿泉水正在准备向江中泼洒。
据网友爆料,当事人或用矿泉水代替鱼类向江中倾倒,以实现“放生”。有“放生”矿泉水者称,“水里有8.4万只虫子”,“放生”一瓶矿泉水就是“挽救了8.4万条生命”。该网友还就矿泉水是否属于过期水回应称,“水都是现场刚送过来的”。此事在视频平台发布后迅速引起广大网友质疑,一些网友指责当事人浪费资源,用矿泉水取代鱼类“放生”不但没有实际意义,更有浪费资源之嫌,“这么多水就这样倒进河里可惜了,拿去送给需要的人不好吗?”
针对以上情况,记者联系了滨江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处理有关情况,将由街道办事处统一回复。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李家沱街道,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注意到相关视频并接到群众举报,确认视频中情况属实。“街道在查实情况后已安排了滨江社区负责处理有关情况,但尚未找到当事人,今后将制止这一不文明行为。”工作人员表示,如有最新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
“放生生意”乱象丛生
“放生矿泉水”并非是第一次进入人们视野中。2023年,山东青岛崂山水库边有群众成箱倾倒矿泉水来代替“放生”,遭网友质疑“不文明”“浪费水资源”,并引发了倒矿泉水是否清洁,是否会引发水污染的担忧。有网友表示,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按照国家规定,里面的微生物不能超过100个。该评论还讽刺地表示,建议大爷大妈直接放生空气,空气里的微生物比矿泉水里的多得多。
更值得人们警惕的是,这也许是不法分子的骗局。有网友表示,这些所谓的“放生矿泉水”肯定不是组织者免费提供给这些信众的,而是由后者花钱买的。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卖给大爷大妈恐怕要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近年来,放生领域的利益链条形形色色,比如向信众收取高额的放生费用,然后信众在上游放生,下游就有人在打捞,用于下一次放生。如果是普通的鱼类或泥鳅等,放生费用多在每人几百元,如果是要放生野生动物,价格则高得多。这种暴利驱动下的“放生生意”,必然导致乱象丛生。
放生“矿泉水”也是对淡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全球已有多项研究预警淡水危机的到来。《2021年气候服务状况:水》指出,过去20年内,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正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在下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危机所带来的挑战愈发严重。
另外,矿泉水的生产也需要消耗能源、人力、物力,而被生产出的矿泉水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也是对资源的一种变相浪费。因此,放生矿泉水虽然无害,但并不提倡。
放生需注意方式方法
放生,即将被捕获的生命放归自然,表达的本是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朴素愿望。但近年的放生却越来越离谱,放生蟑螂、蛇等影响居民生活,放生鱼豆腐影响周边环境……更令人忧心的是,近几年,鳄雀鳝、巴西龟等外来物种在多地被放生,不仅对我国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还可能对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损害。
如今在网上,可以见到各种在逻辑上不堪一击的“放生学说”,不但对放生流程赋予各种故弄玄虚的仪式感,还刻意夸大放生的作用,甚至吹嘘这些行为能够包治百病、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帮助就业等。对迷信的宣扬、对科学的漠视,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危害。被忽悠来的信众,则顺势成为放生生意的目标。
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隗卓然表示,盲目放生外来入侵物种可能触犯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生物安全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办法等,情节严重的还将面临刑事处罚。若相关放生行为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导致他人受到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包括直接损害补偿(赔偿)费、生态资源损失费、服务功能损失费和专家评估费等。
一位不愿具名的放生人员表示,放生本是一种修行方式。但是当下的各种违法违规和奇葩放生行为,却背离了放生的初衷。有善心并愿意付诸行动是好事,但需注意行动的方式方法。尊重自然和社会,科学放生,才能有所收获。(综合新京报、扬子晚报、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