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基地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正式揭牌。闵行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11家单位齐聚,以“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为主题,共建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基地,共同开启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的新征程。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尤其在新质生产力领域,技术迭代快、权利形态新、保护链条长的特点,更需要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闵行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肖凯在致辞中指出。
记者获悉,闵行法院此前已积极探索协同保护机制创新,包括完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协调机制,强化司法行政信息互通,搭建“技术专家库+院校智库”双平台,在园区设立“李国泉法官工作室”服务站点等。此次11家单位共建调研基地更是标志着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协同”,覆盖“政产学研用”全链条,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筑牢“保护盾”。
据介绍,作为服务闵行“南科创、北枢纽”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成立的基地将通过报告、信息等形式为闵行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针对知识产权“确权-维权-用权”全周期难点问题进行研判,为政府决策、企业维权、司法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闵行经验”,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现场,闵行法院还发布了《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刑事审判白皮书(2022-2025)》,并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座谈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