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社会

旅游签转工签?50万血汗钱打水漂

上海警方揭穿“黑中介”连环骗局

陈颖婷

本文字数:1045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英语不好、家境普通,也能轻松出国务工!”这样的“诱惑”让数十名受害者落入陷阱。昨天,青浦警方通报了一起招工诈骗案。一诈骗团伙以“旅游签转工签”为幌子,伪造材料、虚构境外岗位,骗取每人1.6万元服务费。截至案发,无一人获得合法工作签证,50余万元血汗钱被卷走。

  2025年4月初,市民王先生(化名)向青浦公安分局徐泾派出所报案,称自己与一家劳务中介签订出国务工协议并缴纳1.6万元服务费后,对方以“资料不齐”“审批中”等理由拖延数月,签证始终未办成。警方调查发现,这家公司不仅没有合法资质,甚至连办公室都是临时租赁的“空壳”。

  “他们承诺先办旅游签,再转工作签,还保证介绍境外工作,但最后全是拖延的借口。”办案民警透露。经查,自2024年12月起,曾从事过中介工作的李某伙同刘某某、岳某成立公司,招募业务员在网上招揽客户。他们瞄准急于出国务工的人群,编造“材料优化”话术,收取每人1.6万元服务费,实际却从未开展任何签证办理业务。

  “这些受害者的共同点是家境一般,且英语能力较弱。”青浦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二大队队长戴溪源透露,该团伙专门挑选此类人群,利用他们对境外高薪工作的渴望,谎称能“优化材料”办理签证。实际上,所谓的“工签”只是旅游签证,且过签率极低。

  “行业内都知道,旅游签转工签几乎没有可操作性,但他们依然用这套话术骗人。”戴溪源强调。更令人愤慨的是,团伙成员既未认真办理旅游签证,也无力在境外联系雇主,全程靠伪造材料、编造进度拖延受害人。直至警方收网,已有数十人被骗,涉案金额高达50余万元。

  “每次催问,他们都说‘再等等’‘材料要补充’,甚至伪造审批进度表。”一名受害者回忆。该团伙利用固定话术拖延时间,例如“签证政策收紧”“需要打点关系”等,让受害者误以为办理仍在推进。案件收网前夕,该团伙的“戏码”愈发荒唐。今年3月,嫌疑人突然要求所有受害者签订“补充协议”,声称需再次优化材料。“这其实是跑路前最后的拖延手段。”戴溪源揭露,协议内容空洞,毫无实质办理步骤,只为制造“仍在努力”的假象。

  4月15日,上海警方在掌握充分证据后,将李某等6人一举抓获。现场查获多份伪造的合同、话术脚本及大量受害者资料。话术本中详细标注了如何应对受害人催问:“若追问进度,就回复‘正在加急’‘需海外配合’等。”目前,李某等4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其余2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公安刑侦部门共破获“黑中介”相关案件40余起,抓获200余名犯罪嫌疑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 A05旅游签转工签?50万血汗钱打水漂 陈颖婷2025-04-28 2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