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雅雯 通讯员 吴丹盛
本报讯 二手车交易不仅要提防踩坑,还得警惕熟人“杀熟”。市民于女士就因通过网络平台贷款购买一辆二手轿车,遭遇卖家数年的连环诈骗。
奉贤的于女士曾因购车,结识了经营二手车买卖生意的陆某。2018年底,于女士找到陆某,欲从其处购买一辆代步车。陆某推荐于女士通过某二手车交易APP上购买。于女士果断下单,首付4300元,并通过平台办了贷款,按揭36个月,还清车款后可办理车辆过户。但于女士没想到的是,自己信任的陆某却给她挖了个“大坑”。
2020年初,陆某称“平台快倒闭了”,催促于女士支付车辆全款,以保障车辆过户。于女士信以为真,将剩余的5万元车款转账到了陆某个人账户。后来,于女士发现平台的欠款并未还清,多次询问陆某,皆被告知手续正在办理中。为了车辆不被平台收回,于女士只能每个月继续偿还贷款,可车子却迟迟未能过户。
不仅如此,陆某先后以安装GPS、新牌照过户费、延长过户费、新旧牌照的车船险、商业险等名目,陆续骗取于女士2万余元。可直到于女士将平台的贷款还清,车辆过户手续仍未办成,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遂向警方报案。
到案后,陆某供述自己因生意经营不善导致资金亏空,将目标对准了比较熟悉的于女士进行“杀熟”。他不仅将于女士的车款据为己有,更是编造各种名目忽悠于女士给他转账,累计骗取75150元皆被用于填补亏空和消费。目前,陆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