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上海已正式完成巨灾保险方案

通过“保险+科技+风险减量”创新机制筑牢超大城市安全韧性屏障

陈颖婷

本文字数:1042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由上海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创新巨灾保险机制”建议传来实质性进展。记者昨日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上海已正式完成覆盖全域的巨灾保险方案设计,这座人口超2400万的超大城市,正通过“保险+科技+风险减量”的创新机制,构建起一张守护城市安全韧性的“防护网”。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2024年,台风“贝碧嘉”以75年来最强等级侵袭上海;高温热浪、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发,城市安全防线受到威胁。“传统应急管理以政府主导为主,但财政资源有限,灾前防灾缺乏常态机制,灾后救灾又可能影响财政稳定性。”市人大代表傅帆直言。

  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超2400万,经济总量占全国近4%,社会财富的高度聚集使得灾害的潜在损失呈指数级增长。“不能仅靠政府‘兜底’,亟需引入市场化机制分散风险。”傅帆指出,巨灾保险是应对灾害风险的核心工具。保险业具有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的双重属性,能有效缓解财政压力,提升救助效率。

  他建议全市统一部署,推动巨灾保障方案落地。同时,本市还应建立气候风险和巨灾数据库,实现信息互联共享,为完善平时预防、灾前预警、灾中应急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创造更有力的支持环境。

  对此,市应急管理局回应称,2022年,市应急局牵头,会同上海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以及市委金融办成立上海市巨灾保险制度工作专班并由人保财险牵头组织相关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研究。经多轮优化目前已经设计形成了本市巨灾保险方案。

  据介绍,方案积极践行“保险+风险减量+科技”新逻辑,呈现“保障高、覆盖广、理赔快、惠民生”特点。通过采取指数型及损失补偿型相结合的保险设计思路,将上海市6340.5平方公里划分成6490个网格点。每个网格点独立成为保障单元,总保险金额平均到每个网格点,任一网格点均可单独触发保险责任获得保险补偿,对于台风、暴雨、高低温等可指数化灾种无需等到灾后核定实际损失,政府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赔偿并投入防灾减灾救灾,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已在黄浦区试点开展2轮共6年巨灾保险,保障内容包括居民家庭财产损失、人身死亡抚恤、救灾抚恤及医疗费用,每年提供1.5亿元综合保险保障。2025年第三轮试点将新增地震及高潮位保障责任。

  下一步,市应急局将与专班相关单位就巨灾保险分散机制、提升科技化数字化水平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方案,并积极加强与市财政局等部门的协商沟通,争取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推动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尽快落实落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上海已正式完成巨灾保险方案 陈颖婷2025-05-13 2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