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教育部明确:

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

王葳然

本文字数:671

  □  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从源头上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

  《使用指南》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明确各学段使用规范,确保技术安全、合理、有效地辅助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管理智能化,同时严守数据安全、伦理道德底线。

  为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使用指南》从制度规范、教学引导与角色定位等维度建立系统性防范机制。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从源头上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

  另一方面,《使用指南》强化教师的引导职责,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逻辑缺陷、价值倾向及文化偏差,培养学生对技术输出内容的质疑精神与甄别能力,切实提升信息处理的自主性。此外,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场景中的辅助定位,强调其应用边界,始终坚守师生互动在知识传授、思维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确保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有机统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为切实保障学生隐私与数据安全,《使用指南》明确要求构建覆盖数据安全、伦理审查、内容监管的全链条保障机制。

  此外,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监护人,肩负着监督引导与协同支持的双重责任。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 王葳然2025-05-14 2 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