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近日,在“小切口 大民生”基层法治观察员在行动——基层治理软法指引交流分享会上,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发布了首批基层治理软法指引。独居老人想办意定监护,该找什么渠道;住在武康大楼里,游客频频上门打扰怎么办;小区部分居民同意加装电梯后又后悔,该如何处理……会上,普陀、徐汇、长宁三区关于各自软法制定的鲜活经验分享,生动诠释了“软法不软”的治理智慧。
普陀区分享的《居(村)委参与意定监护事务软法指引》,聚焦的是意定监护这一领域。该软法指引明确了居(村)委具体参与两种具体意定监护的适用情形、操作步骤,还提供了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具体文书的版式,对常见问题、相关法律法规都进行了详细阐释,具有很强的实操性。通过这一指引,普陀区探索出了一条居(村)委参与意定监护事务的具体路径,为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基层支撑,为特殊家庭构建起了“法治+情感”双重保障。
徐汇区的《武康开放社区治理软法指引》,针对武康开放社区的特点和治理难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治理措施。该软法治理指引涵盖了房屋安全、文明养宠、车辆停放、社区环境、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武康开放社区在实践中通过开展“基层法治观察”社区大讨论、社区软法指引讨论会等活动,以及发挥自治组织、共治平台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居民公约”为表达方式的社会治理路径,将历史建筑保护、商户自治、游客管理纳入统一框架,使网红打卡地与居民生活区实现“共生共荣”,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也大大提升了社区治理效率。
长宁区分享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法律风险防范指引》,详细分析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从居民意愿征询、前期手续办理、加装电梯施工和后续运营管理等四个阶段16个步骤入手,逐一梳理形成在加装电梯全流程中可能出现的18个法律问题,覆盖加装电梯前、中、后各环节,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电梯加装提供了全流程,且针对性和可行性较强的风险防范建议。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