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昨天,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宝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25年上海市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活动现场,共销毁市场监管、公安、海关、药品监管等部门的罚没物品165吨,涉及食品及酒类、电动自行车、儿童用品及玩具、家用电器、家具建材、消防产品、燃气灶具等重点产品。
据了解,去年,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7492件,累计罚没款7926万余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18件;上海海关扣留侵权商品10827批次668.19万余件;公安机关共侦破侵权假冒案件9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33人,涉案总金额63.3亿元;检察机关批准逮捕380件615人,提起公诉861件1661人;法院知产刑事案件收案833件,结案829件。全市相关单位强化执法协同,完善行刑衔接,有效遏制了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围绕重点产品、领域、市场和环节,组织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并出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指导意见》,制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侵权假冒伪劣违法行为治理工作的意见》,凝聚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合力。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完善与法院系统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机制;与检察机关共同修订行刑衔接协作意见,建立案件反向移送工作机制;联合公安机关探索建立风险筛查预警及执法合作机制等,通过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合作,推动案件处理实现闭环。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