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这种非现场监管模式在减少现场检查接待的情况下,能够帮助我们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规避违法行为,有利于做好现场管理。”近日,徐汇区一家企业负责人接到属地市场监管所停用电梯的线上提醒,避免了使用超期未维保电梯的违法情况,并在远程指导下完成了电梯维保。
记者从徐汇区司法局获悉,今年以来,徐汇区在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中深入推行非现场检查模式,目前已经覆盖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压减入企现场检查频次52.8%,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干扰。
徐汇区生态环境局依托多领域系统,实现对多场景的实时监控。依托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徐汇区生态环境局与全区15家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等关键点位实时联网,24小时不间断采集污染物排放数据,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波动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过线上平台向企业发送预警信息,并要求企业及时说明情况,排除安全隐患。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徐汇区生态环境局持续提高非现场检查方式覆盖率,截至5月底开展非现场检查168户次,较去年同期提高63%,非现场执法占比达39.8%,开展执法检查总量较去年同期降低59%,其中现场检查数量较去年同期降低73%,有效减少对企业的打扰。在压减现场检查频次的同时,检查问题发现率较去年同期提高5%,并实现精准快速处置,实现检查效率、环境效果、发展效益的有机统一。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电梯非现场监管规范》,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智慧电梯”系统升级迭代,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全过程的实时监测、风险预警和智能处置,在确保检查有效性的同时,切实减少现场检查给企业带来的负担,打造“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的电梯非现场检查新模式。
今年4月以来,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依托“智慧电梯”系统开展非现场检查308次,非现场检查占比38.5%,现场检查次数同比下降近50%;系统累计推送1000余台电梯超期预警信息,开展脱保电梯非现场检查225次,处置市民评价建议8件,在减少对企业打扰的同时拧紧电梯运行的“安全阀”。
下一步,徐汇区司法局将持续统筹各执法单位积极拓展非现场检查应用场景,切实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持续优化公平、透明、便捷、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