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重点

南京路上11棵法国梧桐被“剃光头”

一次生态损害赔偿、一张罚单背后是一群人的守护

季张颖/王子涵

本文字数:2553

行道树前后对比照片

行道树前后对比照片

  □  记者  季张颖  实习生  王子涵

  “经度:121.462852,纬度:31.241522,时间:2025—07—01 15:16:59……”站在南京路步行街某商场门口,在按下这张备注着“黄浦检察公益诉讼调查取证”照片的那一刻,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室检察官助理叶子瑜,望着如今已长出新叶的这一排法国梧桐,高温灼热的体感,仿佛被眼前的满目清绿取而代之。

  而几个月前,这里的法国梧桐还是一副被“剃了光头”,只剩下光秃秃主干的模样,让人看着心疼。

  这些法国梧桐的“重生”背后,是黄浦检察院以公益检察亮剑,守护城市“绿肺”取得的切实成效。

  站在迎接八方来客的上海城市地标中心,这些法国梧桐遭遇了什么?公益检察又是怎样撬动着生态保护的杠杆?正值“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近日,记者走进黄浦检察院,对话公益诉讼检察官,探寻生态环境公益司法保护的基层故事。

  嫌树冠妨碍脚手架搭建

  装修队竟然下“狠手”

  位于市中心的南京路步行街是上海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街道两旁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见证着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百年变迁,也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然而在今年4月发生的一幕,却让黄浦检察院的检察官们着实捏了一把汗。“当时我们在进行日常的巡查,发现商场门口的那一排法国梧桐全被‘剃了光头’。”黄浦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室检察官邵怡是这起案件的承办人,眼前所见,让她颇为痛心。

  “涉及的树大约有11棵之多,间隔栽种在商场门前、靠南京东路的一侧,本来是抽芽见绿的季节,到了夏季就能撑起林荫,然而当时我们看到的却是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原本的树冠已荡然无存。”

  邵怡回忆,这些法国梧桐胸径大约都在24—45.4厘米之间,正值壮年,“被粗暴地修剪至仅剩一级枝干后,再要生长恢复到原先枝繁叶茂的三级枝干状态,可能要二三十年。”从电脑里翻找出当时的取证照片展现给记者看,邵怡的口气里至今仍留着惋惜。

  究竟是谁对这些行道树动了“黑手”?经多方调查,检察院锁定了幕后“凶手”——一家商贸公司。“该公司在对商场的外立面进行装修时,嫌弃行道树树冠妨碍了脚手架的搭建,在没有取得任何行政审批的情况下,就这样自行进行了修剪。”邵怡告诉记者。

  磋商促成生态损害赔偿

  城管开出罚单

  结合调查的结果,检察机关认为,被修剪的这些法国梧桐种植地点位于南京路步行街,是本市商业旅游文化核心地标,而这11棵悬铃木是南京路步行街的稀缺景观资源,同时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吸收净化空气中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具有重要作用。

  “装修公司的毁绿行为,违反了《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绿化条例》《园林绿化养护标准》(DG/TJ08-19-2023)关于树木养护的要求,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树形结构,影响南京路步行街区的城市景观环境。”

  邵怡坦言,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枝叶被去除,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发育,直接导致其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降尘降噪等至关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减退,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今年5月,黄浦区城管执法局认定,涉案装修公司损坏绿化的行为违反了《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绿化条例》等相关规定,最终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经济处罚之外,黄浦检察院在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的同时,还依法对侵权人启动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以支持磋商的形式,推动生态环境部门与侵权人达成修复协议。

  “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分借助‘外部大脑’,由生态损害专家组对这11棵法国梧桐的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等服务功能的损失进行了专业评估,帮助我们对生态损害进行了量化。”邵怡介绍,最终推动侵权公司通过购买碳汇的方式开展替代修复。

  邵怡透露,就在6月中旬,装修公司已全面履行完毕。在几个月的专业养护下,被过度修剪的11棵法国梧桐如今也正在努力地萌发新枝。

  检察官变身“啄木鸟”

  推动全域开展树木巡查

  事实上,通过公益检察力量,守护城市绿化这一“看得见的公共利益”,在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黄浦,正成为其践行“两山”理念的现实写照。

  “中心城区相较于郊区,绿化资源一直较为稀缺,市民群众非常关心,所以这块一直也是我们公益检察部门的重点。”邵怡告诉记者,就在去年,黄浦检察院还办理了一起外滩香樟树被砍案件。

  黄浦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谷莺是这起案件的承办人,当时,地处外滩的一家餐厅为了个体通风和采光便利,擅自将滨江沿线7棵高大的香樟树砍伐并清运,被城管部门罚款,之后在检察机关的促成下,开展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并对损坏的绿化景观进行了整体优化修复。

  “在今年这起案件办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从个案上探索形成更大的保护,为此,从今年4月份起,我们针对区域内主要路段行道树的情况展开了全域排摸。”邵怡告诉记者,在排摸过程中,检察机关就陆续发现了几起行道树出现空洞的问题。

  “这些问题点位大多都是人流密集的地点,比如一处是在城隍庙的古城公园(人民路)公交站台附近,旅游巴士多在这里停靠,还有是在红房子医院门口、建国新路方斜路西北侧,这两处点位3棵行道树的树干沿地面根部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空洞的情况。”

  检察官助理叶子瑜坦言,树干出现底部中空的现象,不仅是生态保护的范畴,如果在台风天或受外力撞击,都极易造成倒伏,存在不小的公共安全隐患。

  针对区域内行道树养护不当的问题,黄浦检察院及时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展开勘察并落实整改。“我们刚刚收到复函,目前,相关部门已做好修补措施和防腐处理,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内树木巡查,对类似的行道树养护问题进行了修护。”邵怡告诉记者。

  当好生态环境“法治前哨”

  “林长+检察长”保驾护航

  相关数据显示,自2025年3月最高检开展检察公益诉讼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监督活动以来,黄浦检察院共立案13件,主要涉及大气扬尘污染、违法排放污水、植物资源破坏和无证从事资源回收等行为。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过程中,公益诉讼检察官就像是这场绿色革命中的‘法治前哨’,用公益诉讼的‘利剑’精准斩断污染源头,切实回应群众期盼,全力服务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谷莺表示,黄浦区将依托“林长+检察长”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形成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调研、技术互助等一体协同工作机制,合力推进绿化保护以及生态损害赔偿专项工作。在全区面上加大执法监督与生态修复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为其违法行为买单。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重点 A02南京路上11棵法国梧桐被“剃光头” 季张颖/王子涵2025-07-04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