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日均12万辆次车流的五角场环岛,如今车辆如琴键般有序流转——这组交通“协奏曲”的指挥者,是杨浦交警倪嘉辉手中的智能终端与执法记录仪。当外卖骑手小王因逆行被拦下失声痛哭时,倪嘉辉递上的不是冰冷罚单,而是手机里一段“非机动车违法”警示片。这位杨浦公安分局交管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肖玉泉中队”领头人,用11年的红绿灯坚守,在法治的精密刻度间注入了直抵人心的暖流。
法理交融的“播种者”
“执法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执罚为末,正心为本。”这是倪嘉辉的执法哲学,也贯穿于每一次“看得见的法治公开课”。
去年寒冬,外卖骑手小王因逆行被倪嘉辉拦下后情绪崩溃。得知他拼命接单是为供妹妹读书,倪嘉辉没有简单处罚,而是从逆行危险讲到事故对家庭的毁灭,再点开手机里警示视频——血淋淋的画面直击心灵。“只有安全地跑,妹妹才能安心读书!”这番肺腑之言让小王当场醒悟,主动加入交通志愿者队伍。
倪嘉辉的“教科书式执法”并未止步于此。他带领“肖玉泉中队”与小王所在站点结对,不仅常上门宣讲安全,还在春节为留沪骑手送去棉鞋与礼包。如今该站点160多名骑手每日必修“交通安全课”,每辆车都贴着“一盔一带,安全常在”标识,交通违法率骤降85%。
难题破解的“革新者”
五角场环岛,曾以“全市最复杂堵点”闻名。面对日均超12万辆次的车流,倪嘉辉一头扎进数据海洋:分析50余万条基础信息,巡线丈量5条主干道及18个支小路口,精准定位4大拥堵病灶。
在支队支持下,倪嘉辉首创“圈层控流”治理方案:将枢纽划分为“核心区、控制区、分流区”三级圈层,层层卸力。首先,核心区“进得来”:动态调整信号灯——淞沪路入环岛绿灯增4秒,黄兴路绿灯迟启10秒,通行效率跃升32%。其次,控制区“出得去”:翔殷路口、国和路口试点“拉链式”通行,中环上匝道由单车道变双车道交替放行,车速提升17%,经验推广全区。第三,分流区“跑得快”:黄兴路、中山北二路等增设“潮汐车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三剂良方下,五角场脱胎换骨:车流增7.5%的同时,平均车速反升12%,单车停次数减少2次。
他的智慧同样惠及民生:共青森林公园地铁接驳专线转化20%自驾客流,拓展临时车位750个;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前,推动邯郸路1.5公里路段增辟非机动车道,周边路口通行效率飙升50%。
为民初心的“传承者”
在人和养老院,陈爱琳老人总骄傲地称倪嘉辉为“警察儿子”。这份母子情缘,始于倪嘉辉的“从警第一课”——2014年跟随师父金海波帮扶这对残疾母女,接过了24年前英模肖玉泉的爱心接力棒。
2016年养女佳丽病逝后,琳妈精神濒临崩溃。倪嘉辉日夜陪伴开解,一声“琳妈”自此替代了称呼。他决心带轮椅上的琳妈“看世界”:借用无障碍公交设计“专线”,载她初赏滨江夜景;2022年抱她登上依维柯,同游“人人屋”党群站与规划馆;今年母亲节,推着定制轮椅再赴杨浦滨江,递上亲手调制的“警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