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 库纳鑫
明明没有固定工作,却在朋友圈将自己包装成“白富美”,以代购奢侈品却交付仿冒货的方式骗取钱财。
最终,她为自己的行为以及偏差的价值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落跑的“白富美”
王琪和张欣是高中同学,自上学时起,张欣给王琪的印象就是个“白富美”,她还经常提到自己家境殷实,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自信。而王琪在单亲家庭长大,虽然家境也不错,但她对张欣总是羡慕中又有些崇拜。
在高中毕业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王琪向张欣坦陈,自己上学时对她一直“仰视”,而张欣则爽快地表示今后愿意带着她“一起玩”。
张欣还告诉王琪,自己有“特殊渠道”,能以远低于专柜的价格拿到限量版包包和名表,甚至能帮忙搞定价格优惠的进口车。
对于热衷奢侈品的王琪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于是王琪让张欣代购了几件奢侈品,虽然有些小瑕疵,但价格的优势让她选择了忽略。
信任,就这样在一次次看似成功的交易中建立起来。
然而,从2021年开始,事情变得不对劲起来。张欣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交付,其理由诸如“海关清关延误”“厂家临时缺货”“需要额外支付加急费”等等,层出不穷。
王琪虽然疑虑渐生,但想到之前张欣的“靠谱”,加上张欣总是信誓旦旦地承诺“马上就好”“下周一定到”,甚至让所谓的“中间人”发来一些模糊不清的物流信息或者“仓库照片”,她一次次选择了等待和继续转账。那些标注着“购包款”“购车定金”的转账记录,在王琪的手机里越积越多。
直到张欣彻底失联,王琪翻看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她颤抖着拨通了报警电话。
简单的犯罪手法
让王琪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也被张欣借了钱。
几个月前,张欣哭诉自己离婚后随同丈夫在国外生活的儿子突发重病,急需手术费。
王琪的母亲知道张欣和自己的女儿关系不错,于是借了11万元给张欣,张欣还郑重其事地写下了借条。
然而,还款期已过,张欣却支支吾吾说手头紧,要求再宽限几天。直到王琪报警,这11万元仍旧没有归还。
警方介入后,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张欣,这个在朋友圈里光鲜亮丽、“无所不能”的女人,其真实生活早已千疮百孔。她大学毕业后从事过主播工作,后来由于合约纠纷辞了职,此后始终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所谓购买奢侈品的“特殊渠道”更是子虚乌有。她利用王琪对奢侈品的渴望和王琪母亲的同情心,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谎言。
经公安机关调查,张欣诈骗的手法并不复杂:
一是虚构资源与低价诱惑,诱使王琪支付大额“定金”或“全款”。
二是伪造物流信息、购买合同,虚构“中间人”,交付仿冒品。
三是基于对王琪家庭的了解,知晓王琪与母亲并不和睦,平时很少沟通。因此单独联系王琪的母亲,以孩子重病为由借款。
至于获取的款项,除了购买了一些真真假假的奢侈品交给王琪,都被张欣用于平时的挥霍消费。
经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了公诉,认定的诈骗数额为46万余元。
仔细寻找辩护点
我接受委托介入该案后,首先仔细查看了案卷材料,随后会见了张欣了解案情,并听取她的辩解。
从检察机关起诉的金额来看,已经属于“数额巨大”,与“数额特别巨大”的门槛也相差不多。
而根据《刑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张欣面临的量刑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但细察案情,其中有几个“辩护点”引起了我的注意。首先,张欣告诉我,自己为了维系和王琪的关系,因此偶尔会赠送礼物给王琪。另外,在“落跑”之前,为了避免王琪报警,她已经退还了5万余元。因此我提出,这些款项应做相应扣除。
其次,王琪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大量奢侈品,她对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等情况应该有很深的了解。因此,我认为对于以很低的价格购买“奢侈品”,而王琪也交付了相应商品的情况,不能一概以“诈骗”论处。
我提出:王琪明知或应知张欣提供的价格过低的商品可能存在仿冒问题,却仍自愿付款、持续购买,显然在主观上存在能够认识到所谓奢侈品属于仿冒品的高度可能。
最后,对于向王琪母亲的借款,我认为其目的显然是“借新债”以“还旧债”。从张欣主动提出并实际写了借条,以及从未否认或者逃避债务的情况来看,应当尚不构成诈骗犯罪。
判有期徒刑六年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欣长期、多次虚构事实骗取王琪钱款,伪造信息拖延还款,并将资金用于个人消费和填补其他漏洞,其非法占有目的明确。
针对王琪母亲的11万元,法院认为虽然张欣出具了借条,但借款理由是虚构的,且张欣无稳定收入来源和还款能力,出具借条不能掩盖其诈骗本质。
最终,法院判决认定张欣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结合涉案的诈骗金额,从法院判决确定的量刑幅度可以看出,法院已经酌情采信了辩护意见。
通过与张欣的多次会见和交谈,我发现她的性格充满了悲剧性的冲突。她渴望通过奢侈品包装自己,却缺乏与之匹配的能力和经济实力。这种人生观、价值观与现实的巨大偏差,驱使她走上了诈骗的道路。
同时,张欣敏锐地意识到王琪和自己其实是“同路人”,因此她能精准把握王琪的心理,编织看似合理的谎言,甚至伪造细节以假乱真,展现出一定的“精明”。
然而,“拆东墙补西墙”的骗局必然有崩溃的一天,她不仅欺骗了王琪和王琪的母亲,某种程度上也一直在欺骗自己,完美“诠释”了“自欺欺人”这个成语。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