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昨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指出,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维护公正的重要职能。《意见》从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审判工作的领导、以严格公正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审判工作支撑保障等6方面作出部署,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意见》指出,在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要依法严惩各类经济犯罪,依法严惩贪污、职务侵占、行贿、受贿等腐败犯罪,有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完善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依法适用财产保全和司法强制措施;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推动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加大对关键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健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健全以生态环境修复为导向的司法责任承担方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综合补偿;推动跨部门协调联动,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
此外,加强家事、医疗、养老、就业、消费等民生领域司法保护;健全家事调查、心理疏导、判后回访帮扶等家事审判方式,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妥善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探索推进涉老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调解工作;依法维护平等就业和劳动权利,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司法裁判规则。
《意见》还明确了加强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综合性建设。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工作,对主观恶性深、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坚决依法惩治;完善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联动协同机制。
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方面,《意见》指出推进解纷力量资源整合,加强人民法院与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协调联动,协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调解工作的指导,依法支持律师、调解组织等发挥前端解纷作用,加强和规范委托调解、先行调解。
同时,完善诉讼服务平台,构建高效便民、智慧精准的诉讼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在线法庭、共享法庭建设,方便当事人异地参与调解、司法确认和诉讼;深化巡回法庭工作机制改革,推动审判重心下沉,发挥巡回法庭便民诉讼、息诉解纷功能。
在完善人权司法保障机制方面,《意见》指出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刑事案件证人出庭、非法证据排除、二审开庭制度,推进庭审实质化;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保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合法性、自愿性;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完善国家赔偿制度,修改国家赔偿法。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