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近期,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海澄”暑期社会实践队围绕“海事仲裁规则制度创新”主题,密集调研上海海事法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亚太国际仲裁院上海办公室、沪安航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及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并参与国际海事仲裁智库沙龙,了解我国海事仲裁发展现状与创新方向。
在仲裁智库沙龙上,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提出,应从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行业实践、强化案例研讨与模拟仲裁三个维度培养专业人才。法学院副院长高俊涛主张细分航运保险、绿色金融等专业仲裁领域,实现资源精准对接。实践队还专访了上海海事法院海商庭多位专家,围绕人才培养短板与制度创新需求进行深度对话。据介绍,此次系列调研覆盖“政-企-研-裁-审”全链条,梳理了海事仲裁创新的三大关键任务:构建中国临时仲裁规则、打通技术赋能与程序公正的堵点、破解复合型人才短缺困境。实践队的七场实地走访、50余位专家访谈,将凝练成调研成果,为海事仲裁制度创新贡献青年智慧。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