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政策惠及哪些群体?资金如何保障?昨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权威回应。
根据《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学前一年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大班。”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说,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两部门在研究设计免保育教育费政策时,充分考虑了与现行资助政策的衔接问题。”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说。《意见》提出,在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基础上,鼓励各省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
《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
会上,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介绍,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对于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拨缓拨补助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据悉,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情况,加强动态监测评估,推动建立长效的监督体系,按规定适时开展督导检查。
距离秋季开学不到一个月时间,如何确保政策落地落实?
“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期下达。”许留庆表示,财政部还将指导各省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督促地方落实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两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情况,指导各地优化政策举措,真正把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