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档案钩沉

32段婚约,32场杀戮

印度氰化物毒杀案

尚法斋

本文字数:3599

  □  尚法斋

  32段婚约,32场杀戮,印度最冷血情感杀手莫汉·库马尔,以“想娶你”为饵,将32名女子送入鬼门关。他作案手法隐蔽,一时未引起警方的警觉,肆意收割生命,若非愤怒民众火烧警局相逼,不知还有多少女子走向死亡。

  连环失踪案发生

  故事发生在印度南部的卡纳塔克邦,这里经济、文化、科技发达,首府班加罗尔被誉为“印度硅谷”。22岁的安妮塔·班格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家人准备了丰厚嫁妆,却一直没找到合适对象。2009年6月17日,安妮塔带着家人准备的27万卢比的黄金、首饰、钱财和一部手机离家出走,音讯全无。家人急忙报警,可当地警局却草率认定这是一起“私奔”事件。面对警方如此态度,家人气愤不已。

  随着事件发酵,当地至少150人涌向警局抗议,要求彻查真相。警方高层为平息众怒,将此案列为重点调查项目。

  安妮塔临走前没留下线索,也没目击证人,唯一线索是她随身携带的手机。警方调取通讯记录,发现她失踪前跟一个号码联系密切。经查,号码主人是斯里达尔,可他说号码虽是实名办的,但一直是姐姐卡维丽在用,且姐姐早在2009年3月17日就失踪了。警方追查卡维丽失踪前的通讯记录,发现她失踪前也跟一个陌生号码密切联系。如此反复查询陌生号码,警方脊背发凉,新追踪号码属于普什帕,她也失踪了,情形与之前一致。继续追查,又带出了维努塔,她同样失踪。至此,已有4名女子离奇失踪,警方意识到问题严重。

  警方紧急向卡纳塔克邦各地发出协查通知,各地警局排查后,陆续发现超过20起女性失踪事件和数十起不明死亡事件。其中,在距离安妮塔家乡160公里外的哈桑,6月18日,当地警局在哈桑公共汽车站的卫生间发现一具女性遗体,经安妮塔家人辨认,正是失踪的安妮塔。她穿着漂亮的纱丽婚纱,身上没有任何珠宝首饰,尸检报告显示她死于氰化物中毒,且卫生间门是从内部反锁的,现场没有搏斗痕迹,也没有外人闯入迹象。种种迹象表明,安妮塔是主动服下氰化物剧毒。可她对未来充满希望,还在筹备婚礼,怎么可能轻生?

  警方投入更多警力,继续追踪陌生电话号码,最终锁定20名失踪女子。这些陌生号码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在德拉卡泰村庄出现过;二是通过手机唯一识别码确定,号码的SIM卡都在同一台手机上使用过。警方判断手机主人是罪魁祸首,他每次下手都利用受害者手机作为“跳板”,联系下一名女子,再用同样手法实施犯罪。根据手机唯一识别码,警方追踪到一名叫达努什的未成年人身上,可他说手机是叔叔给的,叔叔是当地小学教师莫汉·库马尔,警方到学校发现莫汉早已被开除,不知去向。

  在此情况下,警方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和翻阅各地失踪案卷和报警记录,试图拼凑出莫汉的行踪轨迹。一位名叫苏米特拉的女裁缝提供关键线索,她说6月份亲眼看见莫汉带着安妮塔登上了前往哈桑的公共汽车,而且2005年,莫汉曾以“种植园主管”身份向她求婚,被她拒绝,最近他又主动联系她。得知此情况,警方决定引蛇出洞,让苏米特拉以“答应结婚”为由主动联系莫汉,并约定见面时间和地点。2009年10月21日,苏米特拉等候在约定的南卡纳达县公共汽车站,警方埋伏在暗处,当莫汉出现,众多警员一拥而上,顺利将其擒获。这起让印度警方头疼数月的连环命案真凶,终于落入法网。

  从教师到恶魔

  莫汉·库马尔1963年4月6日出生于卡纳塔克邦南卡纳达县的一个达利特家庭,他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底层工人,父亲在他10岁时抛弃一家老小。尽管家庭贫困,但母亲坚持让莫汉多读书,莫汉也很争气,刻苦学习考上大学,成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1984年11月,莫汉成为南卡纳达县一家公立小学的老师,这份工作体面、稳定,他深受大家尊敬。1987年,他与18岁的玛丽结婚,因妻子坚持信仰基督教,不肯改信印度教,最终离婚。1992年,他与第二任妻子结婚,婚后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可他并不知足,竟偷偷又跟一名女子结婚,对方也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他将两位妻子安排在不同地方,两位妻子竟一直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在妻子和孩子眼中,莫汉是勤劳、忠诚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他通过周密计算和谎言,完美地周旋于两个家庭之间近10年,是名副其实的“时间管理大师”。

  但莫汉在工作上却频频受挫,他因多次缺勤和行为不端被多次停职,换了好几个学校任职。2003年,他将一名女子推入河中,被指控犯有谋杀未遂罪。法庭上,他坚称是那名女子想嫁给他被拒绝,争执中女子不小心掉进河里。最终,法官仅判他1个月监禁。在狱中,他结识了一位因违规处理氰化物废料而入狱的黄金加工师,这人告诉他氰化物有剧毒,致死率高,且很好买又便宜。莫汉牢牢记住了这一知识。

  出狱后不久,学校因他迟到、不合规行为和犯罪前科将他解雇。莫汉极为愤怒,尝试去别的学校当老师却因犯罪记录频频碰壁,其他工作也不好找。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不愿接受这一切,更不敢告诉家人和朋友,谎称自己仍在一所偏远学校任职,每天穿着整洁衣服出门,维持着“教师”假象。可两个家庭的生活开销依旧要付,随着积蓄荡然无存,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狱中那位“黄金加工师”告诉他的氰化物信息,成了他脑中的“发财灵感”,促使他想到了一条罪恶的搞钱方法。

  交代罪行又全盘否认

  在印度,结婚时女方一般要给男方准备丰厚嫁妆。莫汉想:如果以结婚为由头,将女子的珠宝首饰骗来占为己有,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于是他伪装成珠宝商,从化学品经销商萨拉姆那顺利购得氰化物,然后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女子心甘情愿带着嫁妆投奔他,事后还要保证她家人不报警。经过几周思考,他想出一条“妙计”:先在婚介所登记,挑选目标并踩点,然后伪装成外地来的官员或小有所成的人士,主动和女孩搭讪,交换电话号码。经过一段时间感情培养,时机成熟,他就祭出“要娶你”的杀手锏。只要是他盯上的女子,往往都会被轻易俘获芳心。“苦心经营”一段时间后,他就提出带女子去老家或远方寺庙举行“私密婚礼”。

  为了打消女方家人的顾虑,莫汉有时也会特意拜访他们,表达自己的诚意。而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孩们,根本无法拒绝这样的“结婚邀约”。

  更可怕的是,莫汉就连求婚的日期都经过精心计算,他记下了每个女孩子的生理期,刻意选择在危险期下手。他会先带女子住进远离家乡车站附近的酒店,隔天再出发结婚。这一晚,他会处心积虑地和对方发生关系。第二天,他再邀请对方散步,以安全为借口,让女子将贵重物品都放在酒店,等他们坐车时,再一并带走。散步期间,他会极力表现成一位温柔体贴的好丈夫,并勾勒出两人美好的未来。就在女子沉浸在憧憬中时,莫汉话风一转,说:“昨晚没有做保护措施,万一未婚怀孕,对你声誉不利。”然后就掏出事先准备的药丸,说是避孕药,还贴心地补充,“吃了这药可能会不舒服,会上厕所,建议直接去车站卫生间服用。”就这样,女孩拿着药来到车站卫生间,锁好隔间的门,服下所谓的“避孕药”,殊不知,那是足以致命的氰化物!

  药丸入口不久,女子便会头晕心慌,并伴随抽搐,当意识到不对劲时,已经无法开门呼救了,最终倒在卫生间里。莫汉会在外面假装等待,观察半小时,若女子迟迟不出,他就断定“计划成功”。随后到酒店,将黄金、首饰等打包带走。财物到手,莫汉会等上几天,再前往很远的金饰店变卖,其中大部分他会分给两个妻子,当作生活费。由于被骗女孩都来自底层家庭,且家人都以为女儿是去远方结婚的,所以即使失踪,大多家属也没有选择报警。莫汉还会用女孩的手机号和对方家人联系,表示一切很顺利,过得很幸福,以此打消他们的顾虑。

  每次有人发现遗体然后报警,印度警方基于现场无打斗痕迹、厕所门是从内锁住的,且没有家人报警,便将案件草草定义为“突发疾病身亡”,连最基本的身份都懒得确定。一桩桩命案竟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而且,莫汉是在不同地区、不同的警局辖区犯案,因此没人觉察到这是一起连环命案。

  2005年到2009年,每当资金告急,莫汉便物色目标,一旦“感情线”推进到他设定的节点,就会照剧本执行。5年时间,至少有21名女子惨遭杀害。当这个骇人听闻的连环毒杀案被媒体曝光,印度举国哗然。面对媒体围攻和公众谴责,莫汉在被拘留期间却坚决否认一切,声称自己从未杀害过任何人。但很快,警方在他其中一位妻子的住处,找到了大量的氰化物粉末、4部手机、伪造的印章、印着各种头衔的名片,以及几十张变卖黄金首饰的收据,其中还有些首饰没来得及“销赃”,它们属于安妮塔和另一名受害者。

  在警方持续审讯压力下,莫汉总算承认了罪行。他供述,2005年到2009年间,使用氰化物毒杀了至少32名女性。可还没等开庭审理,他又全盘否认之前的供述,称那些女子都是因为自己拒绝与她们结婚,所以服毒自尽了,与他无关。他还自大地拒绝聘请律师,选择自辩护。法庭上,莫汉虽试图找漏洞,但面对检方提供的大量证据与证人证言,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2013年12月,法院正式判处莫汉死刑,另外还有其他附加罪。然而,2017年,在莫汉的上诉中,高等法院将死刑改为了终身监禁。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档案钩沉 B03印度氰化物毒杀案 尚法斋2025-08-12 2 2025年08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