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等联合发起的“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首场急救导师培训大会在市医疗急救中心成功举办,标志着项目培训板块正式启动。记者从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计划在全市培训7万名AED操作志愿者、3500名急救导师。
培训会现场对首批近200名预备急救导师开展了系统培训,内容涵盖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与教学规范,为后续在社区、单位广泛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志愿者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据悉,上海每年约有2.8万例院外心跳骤停,其中70%发生在社区。市委市政府把“增配AED”列为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三年内在居民小区和重点公共场所新增2万台AED,使配置率从每10万人26.5台跃升至100台,比肩国际先进水平。与之配套的“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则要在全市培训7万名AED操作志愿者、3500名急救导师,实现“呼救—定位—取机—施救—转运”全流程5分钟闭环,以此构建覆盖全市的快速社会急救响应网络,实现社会急救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