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重点

上海博物馆不眠夜,美食地标灯火闪耀处,野趣星空下

最亮平安底色!夜市深处警灯如星

陈颖婷

本文字数:2895

民警在上海博物馆守护平安 记者 王湧 摄

泗泾夜市外设置外卖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区域 记者 沈媛 摄

  □  记者  陈颖婷

  从博物馆殿堂级的文化盛宴,到泗泾夜市升腾的市井烟火,再到野生动物园野趣盎然的科技光影无人机秀,上海打造首批“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在这片繁华之中,一群身着藏蓝警服的身影始终如一,他们肩头的红蓝警灯,如同另一片无声闪烁的“星光”。今年6月以来,上海夜间消费总额突破880亿元,同比增长3.3%,上海夜间经济综合指数持续位列全国第一。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上海警方以“守护者”的姿态,用平安为夜经济筑牢基石。

  博物馆不眠夜:守护文明盛宴的温度

  8月17日晚,上海博物馆外长队蜿蜒如龙。持续了13个月的古埃及文明大展,以一场盛大的“博物馆不眠夜”告别申城。277万名观众的热情,创造了全球收费文物特展参观人次的新纪录。

  晚上7点,人民广场治安派出所民警钟成带着巡逻小组准时出现在馆外广场。过去的数月里,他们每晚值守至深夜,确保着庞大客流的有序与安宁。面临最后一周的“博物馆不眠夜”,上海警方开启了不眠不休的值守模式。

  就在几天前,正在馆外巡逻的民警秦经纬接到接警指令:南门处有观众急需帮助。

  求助者是陈女士,她脸色苍白,眼眶泛红,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警察同志,帮帮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秦经纬立刻将她带到一旁的临时服务点安抚。原来,就在前一天晚上,参观过程中,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对展柜里的木乃伊踌躇不前。热心肠的陈女士见状,主动将自己租借的VR导览眼镜递给孩子:“小朋友,用这个看,就像走近了看,不可怕的。”她细心帮孩子戴上,并叮嘱道:“看完展览,记得帮阿姨还到入口处的租借台哦。”孩子懵懂地点点头。然而,陈女士当晚就接到了博物馆的催还电话,告知设备未归还,若遗失需赔偿7000元。她这才慌了神,孩子和监护人的信息,她一概不知。

  “我当时脑子嗡的一下,7000元啊!半个月工资都不够……”陈女士回忆那一刻,声音依旧哽咽,“我真是一片好心,怎么就惹上这么大个麻烦?”

  秦经纬深知时间紧迫。他迅速联系博物馆调取当天南门入口及租借台周边的公共视频。此时,空气仿佛凝固,只有鼠标点击和键盘敲击声密集响起。民警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紧盯着数十个分屏画面,指尖在操控台上飞速切换、定格、放大……海量的影像信息不断闪现。

  “停!回放3秒!”秦经纬突然出声,指着一个画面,“看!穿蓝色航天图案T恤的小男孩!对,就是他!”画面清晰显示,孩子戴着那副VR眼镜,被家长牵着走出了博物馆大门,显然忘记了归还。结合派出所的后台信息支撑,秦经纬很快找到了孩子家长的联系方式。

  电话拨通,听筒那端传来孩子母亲充满歉意和惊讶的声音:“啊!警察同志您好,对不起!我们以为这是他买的纪念品玩具,就随手放他书包里了,真不知道是租借的设备。给大家添麻烦了,我们马上找出来送过去!”

  三天后,一个快递送到了人民广场治安派出所。失而复得的VR眼镜静静地躺在快递盒里,镜片光洁如新。

  面对日均数万、高峰时近十万的汹涌人潮,馆方与警方共同编织了一张精密的安全网。馆内,智能人流监测系统实时捕捉各展厅密度,一旦接近预警阈值,广播系统即刻启动疏导提示,安保人员迅速就位引导分流。馆外,物理隔离设施科学布设,形成清晰的“蛇形”排队通道,有效避免人流对冲。这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守护细节,共同构成了群众安心沉浸于文化盛宴的重要保障。

  烟火夜市深处:秩序与生意的双赢

  当博物馆的灯光渐熄,城市的另一面,被称为上海规模最大露天夜市的泗泾夜市灯火闪耀。晚上,近百个小吃摊位上食物热气蒸腾,香气四溢,人流如织。民警穿梭其间,警灯闪烁,警务点平安屋24小时值守,如同夜市跳动不息的脉搏。日均超万人流量让这座美食地标宛若流动的盛宴,也暗藏秩序的考题。

  “不吆喝,食客怎么会来!”烧烤店李老板的高音喇叭与隔壁火锅店的促销声浪较劲数月,噪音投诉纷至沓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泗泾派出所第三社区警务队队长宋佳和民警罗旋上门,宋佳推心置腹地说:“高分贝喇叭已涉嫌违法。退一步讲,谁愿在噪音中用餐?这是双输啊。”一番话点醒梦中人。在民警协调下,商户联盟达成“静音公约”:喇叭限时播放,音量合理控制。环境安静了,食客舒心了,生意反因口碑而更红火。

  夜市名声远扬,外卖订单激增,高峰时百余辆电动车涌向地铁口周边。骑手见缝插针、随意停放,狭窄通道瞬间沦为“肠梗阻”,挪车冲突频发,骑手与管理人员的争执成了夜市喧嚣中不和谐的插曲。

  面对这一新课题,泗泾派出所会同多部门联手破局。经过深入调研和资源挖潜,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科学规划并建成了智能化外卖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

  这不仅仅是一块划出的空地,而是一次“停车革命”。电子围栏精准界定停放范围,杜绝车辆溢出侵占道路;车牌智能识别绑定系统自动记录车辆信息,实现无感快速出入与溯源管理,在这里骑手彻底告别以往“大海捞针”般的寻车窘境;现场还有专人协管,引导秩序、处理异常情况。

  道路通畅了,骑手们的怨气也就消散了。这个“智慧驿站”如同夜市周边新生的畅通“血管”,成为上海探索解决城市末端配送“停车难”的一个生动样板。

  野趣星空下:灯光魔法背后的安全匠心

  今年盛夏,上海野生动物园“星野秘境”夜游项目,让天鹅湖成了申城最梦幻的舞台之一。数百架无人机以天为幕作画,丛林光影流转,星河步道璀璨。这场自然与科技交融的盛宴,人潮涌动,双休日客流轻松破万。这场美轮美奂的“仲夏夜之梦”背后,是浦东公安分局宣桥派出所民警在酷暑中用脚步丈量出的“安全防线”。

  民警与园方反复踏勘,用激光测距仪确保无人机与观众的安全距离。“原本园方设置的无人机放飞点在马戏城前的空地,但我们实地走访发现,这块区域与马戏城出口很近,无人机集中放飞会对来往游客造成安全隐患。”浦东公安分局宣桥派出所副所长马杰说。第一个方案被否决后,警方和园方并不气馁,按照安全规范要求,最终选定天鹅湖另一边的空地作为新放飞点。宽阔的湖面成为天然屏障,将无人机放飞点与观众席有效隔离。同时,无人机升空后,水天一色的背景,也为这场秀增添了别样的美感。

  除了无人机盛宴,园区内3处大型灯光秀也各具魅力。

  灯光点位选址是安全与效果平衡的艺术。派出所主动牵头,与园方、灯光设计师、动物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了多轮磋商。核心原则是绝对避开动物栖息的敏感区域和休息时间段。例如,鹿苑附近的灯光秀提前至动物归舍后进行;禽鸟区则完全不设置动态强光,仅以柔和静态地灯指引路径。所有灯光设备的运行噪音也严格控制在最低水平。

  “这些彩灯非常可爱,考虑到小游客可能会好奇触摸甚至跳入彩灯区,我们对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马杰强调。最终呈现的灯光装置:所有电线深埋地下,无裸露风险;全部采用人体安全电压,即使意外触碰也无触电之虞;灯具外壳采用高强度、耐高温阻燃材料,物理防护同样到位。

  面对汹涌人潮,警方采用“动巡+静守”双模式加强防护。巡逻组以15分钟为间隔,高频次穿梭于各重点区域,警用电动车与肩灯成为流动的安全坐标。值守组则在关键节点布防:在天鹅湖北侧主通道用隔离带科学导流,在袋鼠坡、小动物乐园入口等极易聚集的“网红打卡点”严防拥堵踩踏。园区智能监控中心与现场警力无线互联,一旦热力图显示某区域人流超限,增援力量可迅速到位疏导。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重点 A02最亮平安底色!夜市深处警灯如星 陈颖婷2025-08-20 2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