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近日,静安区人民法院召开司法服务保障静安加快建设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十项举措(以下简称“十项举措”)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项举措”围绕静安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战略要求,重点聚焦“数通链谷”“视听静界”“美创静界”等空间载体法治需求,强化服务保障区块链、超高清视听、美妆健康等重点产业赛道,以及未来网络、未来通信、类脑智能、脑机接口、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赛道。
静安法院拟通过走访、接待等方式,听取科技创新主体的意见,深入了解科技创新主体真实诉求、实际困难,并根据科技创新主体反馈的现实需求、意见建议,加强“数助便民”等应用场景的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创新主体的诉讼体验。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前沿问题,静安法院借助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等平台培育典型案例,提炼裁判规则,为科技创新主体解决争议提供规范指引。
围绕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选地”目标,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完善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探索将研发成本、市场价值纳入赔偿基数计算。做深做实“知盾联盟”、涉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月等平台载体,聚焦科技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痛点难点问题,打造科技创新司法保护基地,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