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上海警方:打掉电诈团伙500余个

警惕“提前申领育儿补贴”诈骗新套路

陈颖婷

本文字数:1451

  □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引流渠道网络化、跑分方式线下化、诈骗手法快速翻新的新特点,警方持续打造反诈全链条治理体系,截至目前,上海公安机关共打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黑灰产犯罪团伙5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200余名。但打防形势依然严峻,诈骗手法仍在不断翻新。前段时间育儿补贴政策刚公布,就被诈骗分子“蹭热点”,打着提前申领育儿补贴的幌子,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诱导群众点击前往高仿官方网站填写个人及银行卡信息,以此骗取钱财。上海警方特别提醒市民要谨慎辨别。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王剑表示,总体来看,上海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虽同比下降,但仍处于多发态势,部分案件损失大、危害重,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引流方式来看,目前网络端已成为反诈“主战场”,通过网络引流进而实施诈骗的案件占比超9成,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电诈案件都是通过网络作案,即便先通过电话、短信进行引流,最终也会通过网络进行通联后实施诈骗。特别是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引流渠道相较于之前更加多样化,已经从微信群拓展到了各媒体平台、理财网站等。

  从跑分洗钱渠道来看,虽然通过网银、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仍是洗钱的主要渠道,但线下大额取现或购买黄金、购物卡等方式转移钱款的比重持续上升,特别在大额电诈案中,诈骗分子为逃避监管和打击,采取这类方式洗钱的情况更突出。

  从诈骗手法来看,仍在快速翻新,如前段时间育儿补贴政策刚公布,就被诈骗分子“蹭热点”,打着提前申领育儿补贴的幌子,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诱导群众点击前往高仿官方网站填写个人及银行卡信息,以此骗取钱财。“我们还发现诈骗分子会诱导被害人安装VPN(虚拟专用网络)加速软件翻墙后,再通过境外小众网络通讯软件实施诈骗,或者开设虚假网店故意发错快递,引诱被害人主动联系,再以刷单做任务退赔为名实施诈骗。在此,警方提醒大家,用VPN翻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凡是让你安装VPN加速软件到境外软件平台进行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王剑说。(下转A8)(上接A1)

  据介绍,上海警方持续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黑灰产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针对藏匿在上海的引流窝点,组织全市刑侦部门全面开展起底清查,近期连续发现并捣毁GOIP(新型诈骗工具)窝点5个,缴获设备200余台,电话卡9700余张。

  面对诈骗分子的新手段、新手法,上海警方在技术防阻方面,联合通信管理部门、运营商,持续加强对涉诈电话短信、有害网站访问的拦截能力,不断织密防阻体系网络。特别是在个人手机端,全面推广“金护”APP,实现对个人手机登录涉诈网址、安装涉诈APP等风险的自动弹窗预警,并同步推送反诈中心开展劝阻,已精准预警劝阻潜在被害人1万余名。在资金拦阻方面,与银行等部门加强涉诈资金防阻体系,直接阻断涉诈风险交易金额已超过19亿元。尤其是针对线下取现、购买黄金、购买购物卡等异常行为,累计阻断涉诈交易410余笔,直接避免损失1100余万元。

  同时,针对电诈案件从网络端引流占比超9成的情况,上海警方与各大互联网公司、社交购物平台建立联动核查机制,对可疑行为、异常账户,开展反查回溯、信息清理、账号封停、预警提醒等措施,特别是针对某些互联网平台在今年被不法分子用于引流的情况,警方及时派员入驻企业协助优化风控机制,已删除各类平台涉诈信息730余万条,冻结注销账户160余万个,预警用户7.4万余名。

  此外,在护航企业发展方面,上海警方已为71家在沪企业解除冻结资金超过1000万元,已累计返还被骗资金1.5亿余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警惕“提前申领育儿补贴”诈骗新套路 陈颖婷2025-08-27 2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