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法学院

银龄法治论坛·第二届农业农村养老法治研讨会在京召开

破解老年人意定监护制度落地难题

朱非

本文字数:1409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银龄法治论坛·第二届农业农村养老法治暨成年人社会监护创新研讨会,聚焦农业农村养老法治与成年人社会监护创新的议题,与会专家为老龄化背景下的法治保障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路径探索献智献策。

  老年人社会优待的本质是一种倾斜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熊春文教授表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农村地区许多老年人面临着经济、身体、精神等方面的困境。传统的社会监护制度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需求,特别是在监护责任的界定、监护权行使方面,亟需通过完善法治保障、创新互助养老模式、推动数字赋能等系统性举措,将养老保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过程。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院长魏治勋教授介绍了中华法系自古形成的“孝老敬老养老矜老”的优秀传统与有益制度经验,如通过法律制度建设保障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准,建立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会纠纷调解机制,在刑事法律程序上注重矝老恤老等。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王显勇教授认为,基本养老服务需注重法治化治理,核心是构建“行政主体-养老机构-老年人”三方法律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刘建副教授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条为中心,系统阐述了老年人社会优待权的法理基础。他认为,老年人社会优待的本质不是赋予老年人特权,而是给予其倾斜保护,以体现权利的平等性和社会正义取向。优待权的实施需以国家强制义务为基础,辅以多层次监督体系与司法救济机制,确保权利的实现不受行政裁量的影响。同时,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入,可为优待权在社会经济条件变化中的适应性提供制度保障。

  融合信托保险与监护制度保障老人权益

  国务院参事、《人口和计划生育》杂志社社长魏津生表示,推进老年意定监护制度必须坚持“维护尊严与自主”的核心价值导向,应完善老年人财务管理、明确老人的照护服务所必须的项目,作为服务和监督的依据。

  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亚辉针对我国意定监护面临的法律机制缺失、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建议应建立登记备案制度,明确监督机制,推动多部门协同,培育专业监护组织,以应对老龄化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监护需求。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王竹青教授表示,意定监护落地难的主要原因是监护人选择与公信力问题,建议建立政府背书的社会组织监护机制,增加公证确认意定监护开始的新路径,推动相关部门认可经公证的监护文书,使意定监护制度运转起来。

  山西大学法学院曹克奇副教授认为,国家监护可以考虑以社会救助作为资金来源方式,培育社会监护人,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监护服务的方式予以保障。

  中国政法大学赵廉慧教授表示,在实践层面,信托保险与监护制度的融合为破解老年人财产保障与生活照护难题提供了新路径。特殊需要信托可成为监护制度的“安全阀”,通过财产独立性与第三方监督机制,防止监护人滥用权益。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成年人监护舆情与现状分析报告——成年人监护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开展相关探索:北京组建专业队伍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权益保护服务,并发布老年人意定监护服务指南;上海建立意定监护加公证模式,成立专业社会监护服务中心,探索公职监护人制度,还将老年人监护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广州将国家监护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鼓励社会组织发展。这些制度探索,为完善全国成年人监护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朱非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2破解老年人意定监护制度落地难题 朱非2025-08-27 2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