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今天正值开学日。记者获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近日举行法治副校长丛书发布暨青少年法治教育研讨会,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精心奉上别样的开学礼物——《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课堂》(以下简称《案例课堂》)和《青少年法治教育法律法规》(以下简称《法律法规》)两本新书。与此同时,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巡展活动同步启动。记者同时了解到,去年以来,上海三级法院393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宣讲600余场,受众学生25万余名。
此次发布的两本新书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人民法院出版社共同策划,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的指导下,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历时十个月,经过反复打磨推出。
“《案例课堂》着眼‘孩子们爱读、老师们爱用、法治副校长能宣’,涵盖法治文化、校园安全、家庭权益、文明上网、公共安全、特别保护六大领域32篇典型案例,注重日常生活、注重课堂实效、注重主体参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王戎介绍,《法律法规》聚焦六大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精选上海市部分中小学校规、公约内容等,以期为校园法治建设提供优秀教学辅导用书样本。
当天,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巡展活动同步启动。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开学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将联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同开展为期一年的巡展活动,通过实体展板和电子海报等形式,将生动鲜活的法治故事送进全市中小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并同步向媒体投放,实现普法零距离。
如何将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法治教育?如何推动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向互动式、沉浸式模式转型?发布会后,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青少年事务中心等单位的实务专家,未成年人法学、教育、心理、出版等领域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等60余人,围绕“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法治文化认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青少年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三个议题,分别作主题报告与深入交流。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