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近日,一场由闵行区人大常委会主办、莘庄工业区承办的“人民城市议事厅”大讨论活动,聚焦“进阶‘零碳’如何加速、共赢”开展。活动围绕“零碳”发展新需求背景下,政府、企业、园区、社会和个人如何提档加速、实现共赢展开热烈讨论。
“相信大家在来活动现场的路上,都感受到了滚滚热浪,从这个角度出发,创建‘零碳’生活、加速‘零碳’非常必要!”大讨论现场,区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胡雪梅率先抛出观点,“进阶‘零碳’十分必要”。
住在工业区的居民孔智春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谈到了自己对“零碳”的认识和实践,“‘零碳’是一种可感知、可参与、可受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比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闲置物品流动交换。”
“从企业角度出发,非常多的传统企业在实现‘零碳’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可能不是成本降低、利润提升,而是成本会提升,利润则可能会降低。”谈判专家、邦思迈谈判沟通研究院院长潘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让每个碳参与的个体都能够有动力去加速进阶“零碳”。
活动现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全国碳市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常征还分享了低碳生活方式兑现权益积分的例子,“上海碳普惠平台目前已经有20万注册和活跃用户。”常征介绍,“这是一种对减碳行为的正向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绿色出行、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的减碳行为。”
对此,潘黎认为,“这其实就是‘碳定价’,也是政策制定应该坚持的方向。”碳余量可以交易,获得正向的利益或激励,能够加速实现“零碳”共赢。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