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云财堂”“国有资产”“中财公益”“云助理”“投资中国”“小助理”,这些看起来名头很大的理财投资类APP,都是诈骗软件!昨天,上海警方公布了6款涉诈骗APP名单,并介绍了本市发生的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活动情势。记者从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资金快打”小切口集中行动,已抓获“线下取现”车手等犯罪嫌疑人360余名,拦截追回现金和黄金折合超过3000万元。
据统计,目前本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前5位的类型分别是虚假投资理财、虚假购物、冒充客服、刷单返利和虚假网络招嫖,发案数占全部电诈案件的8成。其中,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占全部案件的40%以上,案损占比为60%,是发案最多、案损最大的诈骗类型。而通过引导下载虚假APP进行投资理财,是骗子的惯用手法。“上述虚假投资理财APP无法在正规应用市场下载,只能通过诈骗分子私发的链接下载,一般还需要填写邀请码才能注册登录。”警方介绍,正规APP支持多个平台渠道登录,假冒APP一般制作比较粗糙、登录方式比较单一。
警方还发现,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南京证券开户、东方证券期货等正规APP的图标,被诈骗分子冒用为“东方财富证券”“信E投国际”“南京智投”“东方资管”等。
从诈骗手法来看,一是以“跟着高手投资赚钱”为诱饵,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近半数受害人系遭遇此类手法;二是塑造“现役军官”“高富帅”“白富美”等完美形象,以婚恋交友为名建立信任后,再诱导受害人进入虚假投资平台投资。
从被骗年龄来看,被骗人群平均年龄为49.8岁,有一定经济基础,并且有投资炒股习惯的中老年人是易受骗群体。特别是在冒充“现役军官”以婚恋交友为名诱骗进行投资理财的诈骗中,被骗人群的年龄更大,多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从作案周期来看,此类诈骗在所有诈骗类型中持续时间最长,从受害人接触诈骗信息到案发短则半个月,长则2到3个月,这也导致了受害人相对难以劝醒。一方面,诈骗分子通过长时间的情感培养,与受害人建立了深度信任关系,使受害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依赖。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洗脑以及初期的小额返利,当受害人尝到了“甜头”以后,会对诈骗分子深信不疑。所以当警方介入开展劝阻工作时,受害人往往抵触情绪强烈,认为警方不仅干涉自己的情感生活,还阻扰了自己赚钱生意。
从跑分方式来看,相较于以往转账方式洗钱,诈骗分子多以线下取现金、取黄金的方式进行跑分洗钱,由受害人联系车手当场交付,或将钱款送往如草丛、树林、垃圾桶附近等地点。
此外,近期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此类诈骗手法呈现出一些新动向:在引流方式上,以恋爱交友为名的投资理财诈骗,在以往婚恋交友APP、网络交友软件上搭讪的基础上,出现了在音乐平台、听书平台、视频号、公众号等非社交平台,通过话题、笔记等板块进行私信留言、评论互动搜寻受害人的新情况。
在通联方式上,警方发现,诈骗分子为了规避公安机关预警,会诱导受害人安装VPN加速软件后下载境外聊天软件进行通联。在诈骗话术上,当公安机关对潜在高危受害人采取保护性止付时,诈骗分子还会谎称止付原因是由于现在很多小型银行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所以银行和公安机关才会以反诈的名义冻结银行卡来增加存款金额,以此迷惑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