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钱钱
本报讯 如何将司法实践资源系统有效地转化为法学育人“活水”?日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同合作的《刑事审判学》新书发布活动暨“刑事审判实践”课程首讲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举行。据悉,这是继去年上海法院实务专家进该校巡讲后,双方在共育法治人才方面的又一新探索。
作为华政实践选修模块课,“刑事审判实践”包含8讲32节核心内容和两大实战模块,覆盖刑事审判全流程重点问题,以及真实庭审观摩和疑难案例模拟研讨等实训环节。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教师团队由上海法院法官和校内教师共同构成,法官老师实务讲解后,学校教师将通过与谈进行理论阐释,打通了从理论到实务、从教材到法庭的“最后一公里”。
会上,该课程教材《刑事审判学》面向选修的同学们免费赠送。该教材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贾宇担任主编,黄祥青、叶青、余剑担任副主编,编写团队还汇集了全市三级法院“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院庭长、资深法官和青年业务骨干,以及华东政法大学资深专家、教授,以刑事审判学为研究对象,有效弥补传统刑法学科教学内容单一的短板。
新书发布活动后,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黄祥青带来了题为《犯罪事实认定的一般思路与常规方法》的授课。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陈邦达进行与谈。首讲后,上海法院的优秀法官们也将相继走入课堂,系统讲授定罪量刑思路、裁判文书写作、庭审掌控等实务技能。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