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里,堆物占据了消防通道,严重影响居民出行,近日,黄浦城管通过街道搭建一张基层治理“共情网”,依托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治理模式,历时20天助力百年廊道“重生”。
地处黄浦区的泰山公寓有着百年历史,它的一条10多米长、1.5米宽的廊道,曾是居民们共同的“记忆仓库”——老旧的碗盏橱、褪色的樟木箱,以及堆垒的撑衣杆和木凳子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然而,随着老人们陆续搬去子女家或离世,出租房门贴上“空置”标签,这条承载着集体记忆的廊道渐渐成了“被遗忘的储藏室”。越来越多的堆物占据了消防通道,最窄的地方仅能容人侧身通过,严重影响着居民们的出行。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第二网格工作站和淮中居委会依托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治理模式,把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淮中居委、永嘉物业、瑞金二路派出所拢成一张基层治理“共情网”,共同破解这一难题。
通过“背靠背调解法”,对执意保留旧物的房东,讲清“留物更要留人”;对于堆物只是为了与邻居争抢公共空间的住户,算清“安全账”与“情感账”,最终,廊道清理有了方案:给房东和住户两周时间自主清点堆物,然后进行公共清点和集中清运,既留足情感缓冲期,又确保整治无阻碍推进。
当最后一批杂物被清走后,整条廊道一下子亮了起来。一位在此居住多年的居民激动地说:“原来干干净净的廊道是这样的!新生后的廊道,亮堂得能照见人心!”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