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17岁的小月(化名)曾因法律意识淡薄而涉及诈骗案,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依法审查案件后,对小月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而小月的家乡远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为了让误入歧途的少女不再偏航,重新走上正轨,浦东新区检察院与小月家乡的检察机关联合开展了异地监督帮教。
如今,这场跨越3000公里、为时9个月的帮教考察已经顺利结束,小月踏上了崭新的人生路。两地检察机关也以办理该案为契机,签订《关于加强跨区域未成年人检察合作的协议》,共同构建跨省域犯罪预防和治理共同体。
懵懂少女误入“赌石”团伙
2024年1月,胡某等人(另案处理,已判决)通过某直播软件开设“赌石”直播间进行网络直播。小月被聘用为“客服”,负责引导被害人点击直播链接参与“赌石”。该团队在直播间通过虚假拼单、以普通石头喷漆冒充翡翠原石、操控切石结果等方式骗取上海等全国各地被害人共计10余万元。
当时,小月年仅17岁,案发后,她认罪认罚,积极退赔了所有违法所得。浦东新区检察院“紫丁香”未成年人检察团队检察官在审查该案时发现,小月涉案的背后藏有多重因素。
“懵懂、文静、内向”,这是检察官对小月的第一印象。父母离异后,小月跟随父亲生活,在家人、邻里眼中,她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在校期间,小月表现良好,成绩也较为优秀,后来因病长期在家休养,返回学校后学习很吃力,成绩也大不如前。小月不忍增加家庭负担,因此辍学打工。由于涉世未深、法治意识欠缺、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加上交友不慎,小月找到了这份“客服”工作,误入诈骗团伙。
鉴于案发时小月是未成年人,在团队中时间较短、参与程度不高,且具有坦白、认罪认罚、积极退赔违法所得等情节,小月父母也表示将对小月加强教育监管。于是,承办检察官与小月户籍地检察机关取得联系,争取当地检察机关接收小月进行监督考察。2024年8月,浦东新区检察院对小月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9个月。
量身定制双轨多面帮教计划
“对于小月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拉她一把,让她回归正轨。”承办检察官说。就这样,小月踏上了为期9个月的帮教“路”,这条路从上海浦东连到云南德宏,跨越了3000公里。
怎么让远距离变为零距离?怎样最大限度确保附条件监督考察质量?如何帮助小月尽早回归社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浦东新区检察院协同云南德宏盈江县检察院为小月量身定制了双轨多面异地监督帮教计划。
一方面,办案地线上精准监管。浦东新区检察院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依托专业化社工组织和数字化监管平台,结合法治云课堂、家庭教育云指导、心理“云”矫治等多种措施对小月的日常行为、心理状况进行线上精准监管和帮教。
另一方面,户籍地线下深度矫治。盈江县检察院发挥属地优势,依托当地司法项目,社区、家庭及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家庭走访、长者参与、公益活动、定期面谈、动态评估等方式,对小月开展行为偏差矫正、道德法治教育等深度矫治。
除了对小月个人的帮教,两地检察机关还多次为小月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渐渐地,小月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更多了。其间,小月还在当地景区找了一份工作。
检察官定期与小月通电话了解她的近况,并明显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小月变得积极开朗,表态“要认真接受矫治,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每次读完社工推荐的法治书籍、电影,她总会上交一篇思想汇报,写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字如其人,检察官读出了小月的成长。
在两地检察机关的共同帮教下,小月行为表现良好,通过了9个月的监督考察并顺利就业。最终,浦东新区检察院对小月作出不起诉决定。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