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芦笋枯萎河水含“毒”?他们来解民忧

崇明检察院今年以来办理涉农领域刑事案件23件64人

季张颖/龚凌逸/王斯怡/郑歌

本文字数:691

  □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龚凌逸  王斯怡  郑歌

  本报讯  农户自家芦笋在河水灌溉后大面积枯死,谜团直指河水中可能含“毒”,崇明区人民检察院在推进“守护生态绿,助力产业红”专项行动中,以这一线索监督推动治理,最终解开了真相。记者昨天从崇明区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以来,该院凝聚“四大检察”合力,共办理涉农领域刑事案件23件64人,切实以法治力量守护乡村振兴。

  今年6月,崇明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到群众反映,其承包田内的芦笋在用河水灌溉后大面积枯死。接到反映后,公益诉讼检察官迅速介入,摆在面前的是两个亟待破解的谜团:灌溉农作物的河水为何变成“毒”水?河道的污染是谁造成的?

  带着这些疑问,检察官立即调取专业机构鉴定报告,发现河水及淤泥样本中均含有除草剂“扑草净”。“扑草净”的检出,直接证实了河道确实遭受化学农药污染。

  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询问证人、调取工作记录,逐步还原了事件全貌。调查显示,负责该段河道养护的工作人员为图省事,未按规定进行人工除草,而是私自使用含有“扑草净”成分的除草剂进行喷洒,导致污染整条河道。

  公益诉讼检察部门随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及时采取措施整治涉案河道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行政机关迅速响应,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系统整治,委托专业机构对河道水体、土壤及沉积物进行多轮采样检测。检测报告显示,涉案河道中已未再检出农药残留。

  在近日的“回头看”中,往日枯黄的岸坡已重现绿意,河道水体恢复清澈。办案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得知,前期相关部门已通过换水、挖泥等方式整治河道污染问题。“水清了,河岸也绿了,我们灌溉也放心了。”一位村民欣慰地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芦笋枯萎河水含“毒”?他们来解民忧 季张颖/龚凌逸/王斯怡/郑歌2025-10-22 2 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