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刘嘉雯
本报讯 负责服务外商主体的欧某工商会,此前曾协助英某会展(上海)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广州、郑州三地举办国际交易会,双方签订专项工作协议。没想到,展会如期举行后,英某会展公司却迟迟不付尾款,还以欧某工商会在合作期间违约为由反告其一状。
涉外商事纠纷是否一定要通过诉讼来解决?近日,青浦区人民法院召开《关于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司法服务保障第八届进口博览会工作举措》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这起涉展涉外合同纠纷案,通过更温和的在线调解途径成功化解,实现企业间和合共赢。
2020年,英某会展公司为保障三地交易会顺利举办并提升成交率,与欧某工商会达成合作,就海外买家邀约及商贸对接服务分别签订三份专项合作协议,约定由欧某工商会出面邀请具备采购决定权的海外买家现场参会,并规定其邀请买家数量,英某会展公司则支付相应服务费用。
之后,英某会展公司按约支付预付款,上海、广州、郑州三地展会也都如期举办,欧某工商会亦提供了邀约买家及组织参会等相关服务。
但展会结束后,英某会展公司却拖延支付三份协议尾款,欧某工商会多次催讨未果,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英某会展公司支付拖欠尾款。
没想到,英某会展公司提起反诉,以欧某工商会履约不符合合同约定、构成根本违约为由,请求判令解除合同并返还已支付的预付款。双方因此争论不休,矛盾进一步激化。
法院审理后发现,双方对履约事实争议较大。因此,承办法官向双方阐述了调查展会履行事实及案件诉讼风险,并多次就双方诉争案件进行集中调解,赢得当事人的信任。经过承办法官耐心说法诉情、推动双方打破沟通僵局后,欧某工商会以自愿让渡部分合同尾款的方式展现调解诚意,同时表达对会展行业困境的体谅。英某会展公司也向欧某工商会真诚致歉,并承诺将积极履行付款义务,以重塑企业形象。
最终,双方就合同尾款折扣达成一致,通过在线调解方式就双方在法院的全部案件达成调解协议,并撤回在上海诉讼的全部其他案件。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