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进博会“法务天团”护航全球商机

专业服务架起跨境合作连心桥

陈颖婷

本文字数:1261

  □  记者  陈颖婷

  在繁忙的“四叶草”中,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客商,还有一群特殊的身影——法律志愿律师。他们身着正装,胸挂证件,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为来自全球的展商客商排忧解难。作为志愿律师,他们用一个个鲜活的服务案例,见证着进博会法律服务的不断升级,也架起了中外企业跨境合作的法治桥梁。

  精准对接需求

  法律服务直击痛点

  “没想到在展馆里能得到如此专业的法律指导,这为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打消了最大顾虑。”来自韩国的客商对志愿律师团队竖起了大拇指。李开胜律师在消费品馆巡馆时,韩国客商带着关于玻璃盛装容器的紧急咨询而来。

  他们的产品中,盖子采用食品级聚乙烯材质,可直接接触食品,但盖子上的扣子为PP材质,他们担心该材质不符合中国市场准入要求,甚至可能面临索赔风险。了解情况后,李开胜结合专业知识给出初步答复:PP材质目前未纳入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但作为不直接接触食品的扣子,通常不涉及强制许可。

  当天上午,该韩国企业的领导专程来到法律服务展台,几位志愿律师共同发力,为其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合规方案。“从初步咨询到方案落地,全程高效专业,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法律服务的温度和力度。”企业负责人表示。

  搭建跨境桥梁

  助力企业扎根中国

  “很多外国企业想进入中国市场,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和专业指导,我们的职责就是帮他们打通‘最后一公里’。”昨天,张博超律师在服务中,遇到了一家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土耳其精油企业。该企业目前专注于贸易,但在进博会现场,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该企业也动了在中国建立销售中心或工厂的念头,但他们对于如何进入中国,心怀忐忑。

  了解到企业的困惑后,张博超立刻想到了自己从事跨境商务的土耳其朋友。他主动牵线搭桥,为双方搭建了沟通渠道,还向企业详细介绍了进博会的平台优势和中国的市场准入政策。张博超告诉记者,许多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向往,但对相关法律政策和操作流程不熟悉,志愿律师的介入能有效降低他们的投资风险。

  而在摩纳哥国家馆,李开胜遇到了艺术家劳伦斯,他的工业美术作品可应用于多种工业产品,希望能在中国落地转化。李开胜在交流中介绍了进博会的法律服务手册和相关法律服务,没想到当晚就收到了劳伦斯的咨询。“进博会不仅是商品展示的平台,更是资源对接的桥梁,我们的法律服务也要跟上这种跨界合作的需求。”李开胜说道。

  升级服务载体

  全流程护航企业发展

  “今年的小蓝本太实用了,从贸易术语到报关流程,从税收政策到破产保护,几乎涵盖了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需求。”陈缘律师在服务中,给众多展商送上了司法局精心编制的法律服务手册“小蓝本”。“小蓝本”围绕着国际贸易和营商环境展开,采用中英文双语编写,对进口政策、最惠国待遇、多边条约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成为展商争相获取的“法宝”。

  陈缘介绍,今年的“小蓝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增加了电子化查询功能,还针对企业落地后的具体需求,细化了楼宇经济、劳动用工、金融服务等政策内容。“以前展商都是遇到问题才来找律师,现在更多是为未来发展做准备,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政策。”陈缘表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A04进博会“法务天团”护航全球商机 陈颖婷2025-11-10 2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