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兰方舟 范婷婷
本报讯 劳动报酬纠纷,如何区分欠薪原因与责任?解除劳动合同,怎样计算经济补偿或赔偿金?这些问题都可以在静安区人民法院发布的《劳动纠纷矛盾化解指引》中找到答案。近日,静安法院与静安区司法局联合举办静安区劳动纠纷社区巡回法庭庭审观摩暨巡回审判优化基层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
“我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突然不续签劳动合同,还不付赔偿金。”“公司不存在违法解除情况,不同意原告诉请。”当天下午,静安法院审理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巡回审判正在进行。各街镇调解员,劳动专调调解员,企业代表等约80人旁听庭审。
原告戴先生于2017年7月3日入职被告公司,合同于2025年7月2日到期后,双方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原告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劳动合同赔偿金。被告公司则认为自己不存在违法或者违约情形,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庭审中,承办法官吴晓婕根据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归纳了案件争议焦点,并组织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及法庭辩论,厘清案件脉络。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法官现场组织双方调解,双方当庭签署调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
庭审后的普法环节,吴晓婕法官结合案情现场解读“劳动关系认定标准”“解除劳动合同的性质与合法性”等法律问题,并向参会人员发放由静安法院立案庭编写的《劳动纠纷矛盾化解指引》。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规范用工的关键要点,为化解潜在矛盾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现场企业代表说道。
下一步,静安法院将深入推进巡回审判进社区、园区、校区、居民区,进一步拓展巡回审判的覆盖范围,通过巡回审判、多元解纷等方式,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基层治理提供司法动能。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