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建议主动选择非诉讼解纷方式

虹口法院发布涉中小民营企业款项支付商事纠纷典型案例

刘嘉雯/彭英然/姜叶萌

本文字数:584

  □  见习记者  刘嘉雯

  通讯员  彭英然  姜叶萌

  本报讯  昨日下午,虹口区人民法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涉中小民营企业款项支付商事纠纷审判白皮书》及涉中小民营企业款项支付商事纠纷典型案例。白皮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法院商事审判庭共审结中小民营企业诉大型企业案件649件,年均审结量216件。其中,买卖合同纠纷占比达97.3%,占绝对主导地位。调解和撤诉结案合计占比达76%,为最主要结案方式。

  白皮书还提出,支付方式争议、支付主体争议、支付条件争议、和违约责任争议是直接影响中小企业款项回收中最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白皮书建议,应筑牢内部治理根基,强化合同磋商、订立、履行过程中的存证意识,动态关注交易对手的财务状况,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并考虑援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相关内容,在合同中明确付款条件、违约条款等,以规则突破付款困局,重构对外交易策略。同时,当遇到纠纷案件时,主动选择行业调解组织、商事调解中心等非诉讼解纷方式,掌握解纷主导权,降低维权成本。还应善用国家以及地方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恶意拖欠行为及时发起投诉,借外部力量推动问题解决。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会聚焦涉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商事纠纷,系统梳理审判数据,剖析典型案例,强化风险预警,有助于通过司法审判的“窗口”,提升中小民营企业的法律意识、防范经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建议主动选择非诉讼解纷方式 刘嘉雯/彭英然/姜叶萌2025-11-14 2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