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平安

与生态同行的“公益守护人”

——记崇明检察院“盈盈益水”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团队

季张颖

本文字数:1222

  □  首席记者  季张颖

  在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有这样一支名为“盈盈益水”的检察团队,看似诗意的工作品牌里,既寓意公益诉讼如涓涓清流润泽民生,也暗合崇明作为“水上明珠”的生态本底……从长江大保护到服务乡村振兴,从乡村治理的推力到数字公益的破局,这支来自崇明区人民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讲述着检察之力守护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沃土的基层故事。

  探索“数字+公益”

  发现公益诉讼线索400余条

  “小智小智,打开应用场景一件事。”在位于崇明检察院的“瀛洲数检”创新实验室内,崇明检察院数字公益办公室主任许佩琰正用AI语音功能唤醒数字公益检察办案系统。“在这个模块里,我们通过特定数据库之间的碰撞比对发现案件线索。”许佩琰告诉记者,此前,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打破数据壁垒、整合资源效能、释放数据价值,通过运用大数据思维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

  带着这些问题,崇明检察院通过搭建“总门户”,探索汇集检察业务应用系统、行政机关政务平台等数据库,引入AI结构化处理工具等数字应用进行归类、集合、筛选,实现案源线上发掘、线索线上核查,构建了“数字+公益”检察工作模式,聚焦崇明区位特点开展针对性法律监督。

  “比如,针对崇明滩涂岸线长、监管存在盲区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非法占用滩涂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用数字化方式弥补监管盲区。固废垃圾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执法难度大,可以通过构建特种车辆非法倾倒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准确锁定有效监督。”许佩琰介绍,目前,崇明检察院公益检察室已逐步形成“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监督模式,通过大数据模型发现公益诉讼线索400余条,成案40余件。

  延伸公益诉讼触角

  以检察之力守护生态建设

  崇明是上海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但耕地资源被占用破坏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为此,崇明检察院公益检察室制定《“守土有我”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占用耕地堆放固体废物、基本农田上挖鱼塘、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缺失等公益受损问题开展持续监督,并邀请具有农业建设领域专业知识的骨干志愿者参与办案。

  据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办理耕地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70余件,督促复垦复耕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面积2400余亩,有效保护珍贵的耕地资源。

  从水污染治理到树木资源保护,从解决景观大道电线杆“拦路”问题,到逐步推动临河路段加装护栏,崇明检察院公益检察室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延伸公益诉讼保护触角,以检察之力守护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沃土。

  一个个案件成功办理的背后是团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坚定的公益初心。在团队建设中,崇明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探索出“分梯队带教”的模式:由部门主任分梯次带教见习主任、业务骨干,常态化开展业务指导,通过“个人政治素质可视化考察”“业务质效考核”两个平台,全程记录干警表现,同时鼓励干警在急难案件中“亮身份、领职责”。

  在“检察为民”的这份初心答卷中,这个年轻的团队将继续用法律的专业与司法的温度,书写新时代检察官的使命与担当。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3与生态同行的“公益守护人” 季张颖2025-11-17 2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