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法官课堂普法 解锁大学“通关秘籍”

本报联合杨浦法院举办“法治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

王葳然

本文字数:775

杨浦法院法官周圣正在给同学们上课 记者 沈媛 摄

  □  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同学们去过法院吗?平时有遇到过自己解决不了的纠纷吗?”昨天下午,由上海法治报社联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共同主办的解锁大学“通关秘籍”——2025年“法治安全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举行。活动上,杨浦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周圣为同学们带来关于大学学业、活动、生活的法律指南。

  “丰富的文体活动在大学里必不可少,但因参与文体活动受伤而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这里面其实蕴含着多元的法律关系。”周圣说,“这个案例中,两名学生在校内参加篮球赛,其中一人因犯规动作导致他人受伤,犯规的同学需要承担责任吗?”周圣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之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周圣解释道,“同时,同学们要知道自甘风险原则,自己在知晓风险的前提下,仍选择作出行为,这时候的责任就应当自行承担。”

  此外,法官还讲到学生在校内应遵守高校规定,聚焦学业,正确处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我们男生经常会一起打篮球,法官在课上讲到哪些情况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必要时刻能保护自身权益。”来自数码艺术设计学院的王靖翔对记者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听法官授课,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知法守法非常有必要。”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梳理了我们院审理的一些真实案例,思考了到底哪些内容是大学生们更为关注的,哪些法律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顺利、充实、完整地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课后,周圣告诉记者他对于这堂课的理解,“希望以普法课堂的形式,让大学生在纠纷发生之前就能够认识到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同时,我们也会在司法端做好纠纷的解决工作,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法官课堂普法 解锁大学“通关秘籍” 王葳然2025-11-18 2 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