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陈卫国
本报讯 近日,崇明警方成功阻断一起针对老年人的虚假投资类诈骗,帮助老人识破骗局,避免了财产损失。
11月9日下午,崇明公安分局竖新派出所接到高危反诈预警,辖区内的施阿婆存在被骗风险。民警刘欣华电话联系无果后驱车赶往预警地址。
民警赶到时施阿婆家大门紧闭。施阿婆坚称自己不使用智能手机,拒绝开门沟通。民警判断其很可能已被诈骗分子深度洗脑,于是转变策略,不再追问,与老人聊起了家常。
此后,老人最终打开家门,民警看到其儿子也在家。民警尝试帮施阿婆查看手机,老人不愿意,强调这是她的“隐私”。民警转而向其儿子进行沟通,后来在儿子的劝说下,施阿婆终于拿出手机。
民警检查后发现,施阿婆的手机银行账户内有一笔8000元的被拦截的转账记录,收款方为某科技公司;微信聊天列表里,仅有的十余名联系人经辨认均为诈骗账号,仍在不断催促她“尽快打款”;手机中还发现了多款不安全的应用程序。至此,施阿婆醒悟了。
原来,施阿婆通过微信添加了一名自称卖家具的人,对方谎称掌握数个“国家扶贫投资项目”,许诺“稳赚不赔”且最终收益可达上千万元。随后,施阿婆被引入所谓的“投资群”,添加了多名“投资好友”,并通过网络会议接受“培训”,一步步被洗脑。所幸,其转账操作因支付限制未能成功。
民警随即帮助施阿婆彻底清理了手机中的风险软件,拉黑并删除了所有诈骗联系人。施阿婆及其儿子对民警及时、耐心的劝阻工作表达了由衷感谢。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