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天平守沪

“换马甲”开账户就能绕过执行?

上海法院打造“数字之眼”精准识别“隐身收款人”

梅杨/王博今

本文字数:1146

  □  梅杨  王博今

  明明名下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却企图通过新开银行账户,在另案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收取诉讼费退费和相关案款。如何遏制这种“换马甲”收款情况?

  上海法院建设“执行终本案件被执行人后续可控制活动账号提示预警”应用场景,精准识别被执行人新开账户,有效堵住逃避执行的“信息漏洞”。

  “换马甲”收款?执行程序终结不是终点

  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张某因未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而被强制执行。法院穷尽各项措施后,未调查到张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将张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执行程序终结后,张某因其他民事纠纷案向法院起诉,但在填写诉讼费退费账号时却犯了难——原有银行账户被冻结,如何“顺利”收款?

  张某灵机一动:老账户被冻结,何不新开一个?于是,张某在银行开设新账户,并将该账号提供给法院用于接收另案退费和案款。此举一旦得逞,不仅原有强制执行措施形同虚设,更将严重损害司法权威。

  从“人找线索”到“线索找人”

  为有效打击此类规避执行行为,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联合申报建立“执行终本案件被执行人后续可控制活动账号提示预警”应用场景,通过“数字之眼”精准监控被执行人新开账户。

  项目组明确应用场景规则,通过将全市范围内的民事案件与执行案件数据进行比对、碰撞,精准定位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作为原告参与新民事诉讼的情形,并提取该被执行人向法院提供的诉讼费退费账号信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推送至终本案件执行法官手中,为恢复执行提供全新财产线索。

  从建立规则到规则运行,凝聚了项目组大量的努力。起初,项目组为数据更新、碰撞设置了固定期限,虽能发现线索,却存在滞后风险,可能导致财产无法及时控制。

  项目组依托“碰头会”机制、“一场景一群组”主创-技术沟通模式,持续优化研判,最终锁定民事案件“分案保存”节点作为提取信息的时机,既保证信息完整,又确保线索时效。

  精准监控,“马甲”无所遁形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周杰在打开办案系统时,收到弹窗提示“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张某在一起民事案件中提供了诉讼费退费账号,账号为……”

  周杰核对相关卷宗,确认张某在一起新的民间借贷诉讼中作为原告,与案外人达成调解协议,但其提供的收款账户并不在原冻结范围。

  为避免资金“出逃”,周杰立即出具执行裁定书和限期履行通知书,送达该案被告。经过法官释法明理,被告承诺将按期把款项汇入法院代管款账户。

  这仅是数字法院建设赋能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至今,本场景累计推送线索数16775条,法官反馈有帮助率为88.32%。

  下一步,上海法院将深度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持续深挖应用场景效能,扩大失信被执行人财产监控的广度、加大监控力度,着力发掘更多财产线索,充分兑现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天平守沪 B02“换马甲”开账户就能绕过执行? 梅杨/王博今2025-11-21 2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