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快递寄贵重或易碎商品免不了担心会损坏,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保价,给最坏的结果买个“放心”。
而真正出现万一的情况,索赔的过程却往往让人“窝心”。
快递手表疑遭震坏
10月21日,上海消费者潘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
10月10日,潘先生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店铺以9800元的价格卖出了一块手表,通过顺丰速递寄给买家。由于手表较为贵重,潘先生购买了50元的保价费,保价金额为1万元。当天,快递员现场验视完毕,标上了“易碎”标志,随后包装寄出。
第二天,买方收到手表时却发现,手表的摆陀(金色部分)竟然被震出来了,卡在边缝,手表指针也不走了。买方立即告知了潘先生,并且要退货。
潘先生立即联系了顺丰客服,可没想到,对方的回答竟然是“不符合理赔标准,不予理赔。”潘先生询问不能理赔的原因,顺丰客服表示:“外包装是完好的,所以不能理赔。”
潘先生告诉记者,他查看了顺丰保价实施细则,并没有所谓外包装是完好的就不理赔的规定。“这也太让人生气了!既然收了我完好无损的快递,又收了我的保费,就应该按《保价条款》写的来赔!”
连日来,潘先生先向国家邮政局进行了投诉,顺丰工作人员又多次联系了潘先生,但态度仍旧没有丝毫改变。
“上海这边的理赔负责人跟我说,这是‘内部规定’,外包装完好的情况不予理赔。”潘先生认为,外包装完好也可能因为暴力托运等情况而导致里面装的货物损坏,这种所谓的“内部规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保价纠纷投诉不少
10月23日,记者拨打顺丰速运客服电话,询问是否有“保价商品若外包装完好则不予理赔”的规定,对方表示“没有”,称保价的快递若出现产品损坏,均会对损坏程度作出评判然后理赔。对于潘先生的情况,客服表示会核实并给出处理方式。
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未获得回复。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网购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快递保价纠纷也成为新的投诉热点。10月23日,在百度投索“保价 投诉”,相关结果显示超过1000万个。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 “快递保价”,共有4234条结果,其中大多数为消费者投诉“保价”名不副实,保价几千甚至数万元,快递企业却只赔几百元,甚至不赔。被投诉的快递企业涉及顺丰、中通、申通、圆通、韵达、德邦、菜鸟等知名品牌,且绝大多数投诉没有处理结果。其中,投诉最多的为“顺丰”,共有3507条结果。
相关法律亟待完善
针对快递保价纠纷频发的现象,多位法律人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张自豪律师分析认为,快递企业收取保价费用,就更应该遵循契约原则,按照保价金额进行赔偿。“否则,消费者购买保价服务,就失去了意义。”
北京汉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伦健律师认为,快递保价纠纷频发,问题的根源在于快递公司所制定的保价制度不合理,在客户进行保价前不能先行确定货物价值,发生货损后,又没有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机制,不能与客户就货物价值和赔偿额达成一致,由此产生纠纷。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目前我国《邮政法》有关“保价”的规定不适用快递服务,也没有其他法律法规对快递保价赔偿作出明确规定,各快递公司都制订了自己的赔偿标准,并以单方制订格式条款的方式印制在快递单上。
但快递企业在快递单上列举的条款内容,明显减轻了自身的责任,排除了消费者的权利,属于霸王条款,其内容也不具法律效力。
陈音江建议,有关部门或行业组织应尽快从完善法律或制订行业标准的角度,探讨建立一套兼顾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快递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治理体系,从而解决当前快递物流行业消费者维权难的现状。(孙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