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又到了一年吃大闸蟹的日子,当不少消费者准备好好享受大闸蟹季时,却发现这其中的套路真不少。今年大闸蟹季出现了哪些消费套路?消费者如何才能吃得省心安心?记者进行了多方调查。
市民王女士有一张客户去年赠送的价值1588元的蟹卡,卡面显示的兑换截止日期是2024年12月。然而,她的兑换之旅却困难重重。
王女士回忆,去年她选择提货时就发现兑换界面显示“无法预约提货”,原想着有效期还长,并不着急。可等到今年再次扫码预约时,兑换平台仍显示约满。不仅如此,王女士多次打卡面显示的服务热线都无法接通,兑换平台也没有在线客服。
无奈之下,王女士通过发卡方找到了新的客服电话,但是客服却表示,这张卡券是和京东合作的,但目前已取消合作,提货卡与他们已没有关系,而且京东平台也并不支持提货,只能联系京东退款。可京东客服却告知王女士,需要提供蟹卡的订单号才能核实具体情况。由于是一张他人赠卡,王女士并不方便索要订单号。类似情况不止一例,有朋友赠送了冯女士一张永久有效的蟹卡,然而,当她在9月中旬准备提货时,却发现账户已冻结。她拨打服务热线询问后得知,发货商已与发卡公司停止合作。
此外,在各大直播间平台,绕开官方下单流程的“套路购”层出不穷。直播间通常以低价引流,再诱导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进入账号视频作品界面,再选择账号视频作品界面中的“购物车”进入第三方网站购买。由于下单界面和流程与常规在平台商城购买的流程相类似,直播间的工作人员也反复宣称是官方链接,不少消费者等到完成支付后,发现无法像往常在后台查询到订单而感到不对劲时,为时已晚。而跳转至第三方页面时,平台系统毫无跳转警告。
业内人士分析,不法商家可以钻漏洞是因为平台直播间下单流程可能存在代码漏洞,平台应主动排查、修复漏洞,制定应急追回机制,发布消费骗局的公告提醒。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