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就能免试入学?以为的“捷径”原是陷阱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7月25日 陈茜/徐荔

  □  通讯员  陈茜  记者  徐荔

  学历是职场竞争的门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历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学历提升成了许多人自我增值的重要途径。在追求更高学历的过程中,不少人试图寻找“捷径”,轻信了所谓的“花钱就能免试入学、包拿毕业证和学历证”的宣传,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目标。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学历提升”诈骗案中,就有14名被害人听信被告人朱某某的谎言,被骗取共计20余万元。

  

  案件回顾>>>

  大专毕业的小梦(化名)就业后一直想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提高职场竞争力。2023年6月,在同事的介绍下,小梦添加了“有门路”的朱某某的微信。

  朱某某告诉小梦,只需要缴纳报名费、一学期学费、代考费便可以在2024年3月收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且代考是百分之百通过的。小梦非常心动,便向朱某某缴纳了4000元的报名费、学费等。

  然而,小梦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经问询,朱某某声称,2024年9月录取信息可以在学信网查询,他还告诉小梦,一次性缴纳两年学费还可以有优惠,信以为真的小梦便又向朱某某转账9800元。此后,小梦不断询问朱某某关于录取通知书的事,朱某某却一直搪塞,还不断向小梦收取书本费等费用。直到同年10月,一直没查到录取信息的小梦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上当了,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4年11月,朱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而小梦的被骗不是个例。经审理查明,2021年11月至案发,朱某某隐瞒自己已从某教育机构离职的情况,继续接受他人的入学报名申请,以办理本科文凭需要收取报名费、代考费、信息采集费等多种费用为幌子,骗取14名被害人钱款共计20余万元,并将上述钱款用于归还个人债务、日常开销等。

  静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朱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多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朱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且认罪认罚,可以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朱某某有期徒刑4年10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说法>>>

  

  该案中,被告人瞄准职场人士对学历提升的迫切需求,以“免试入学”“包毕业”“学信网可查”等话术为诱饵,骗取众多被害人高额费用。

  实际上,学历提升并无捷径,需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上。面对各种诱人的宣传,要保持理性判断。

  想要通过成人教育、在职教育等途径提升学历时,应选择正规教育机构,通过官方渠道查询高校招生资质、招考公告及合作单位信息,切勿轻信机构和个人的口头承诺,更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或点击不明链接进行转账汇款。一旦发现受骗上当,要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